使用手机微信“扫一扫”功能,扫描以下二维码,即可将本文分享到“朋友圈”中。

2019年,拼多多市值超越BAT巨头的百度,成中国第五大互联网上市公司。让拼多多快速崛起的,正是三线以外的城市用户。同样聚焦三线以外市场需求的快手,2016年已经是中国第一大短视频APP。
有机构提出,下沉市场是中国互联网最后一片流量蓝海。下沉市场,一般指三线以下城市及农村地区的市场,囊括近300个地级市、2000个县城、40000个乡镇、660000个村庄,10亿人口。光看数据,就可以感受出下沉市场的潜力。

下沉市场是中国互联网最后一片流量蓝海
事实上,到下沉市场掘金的现象一直存在。下沉市场近年之所以成为营销焦点,源于人们看到互联网巨头的流量红利正快速衰退,同时扎根下沉市场的互联网企业快速崛起。从本质看,拼多多们的成功和过往任何成功别无二致,只是他们根据社会发展态势,选取了不同层次、体量更大、尚未被很好满足的市场做需求匹配。
下沉市场的用户有明显特征,其中最有消费潜力的用户画像是“乡村幸福一姐”。她们是25至44岁的已婚女性,有房有车无贷,专科学历,工作轻松,月入5千元以下。
而从整体看,下沉市场用户还有以下特点。
1 消费意愿高,价格敏感
相对大城市而言,下沉市场居民的生活开支较低,一般没有或者贷款压力小,可支配收入更充裕,闲暇娱乐时间相对较多,更乐于为自己和孩子消费。
虽然国家经济发展极大改善了下沉市场居民的生活条件,但总体而言,他们的收入水平依然算不上高。因此,下沉市场的居民对价格敏感,微小的价格波动都可能改变消费决策,而他们又具备更多时间去比价,以买到高性价比商品。另外,年龄越大的群体,对价格的敏感度也越高。
2 消费升级,品味微妙
下沉市场居民的消费升级也在不断提速,追求个性化、品牌化、高端化越来越明显。以别墅装修为例,往往是按大城市标准“拼凑复制”,罗马柱、旋转扶梯、字画、红木家具全部一起上,搭配度不重要,看起来有面子就好。这样的情景,主要是由社会发展阶段和人们认知水平造成。
曾几何时,“下沉”约等于“过滤”。下沉市场流行的爆品,可能是两三年前一线城市淘汰的产品,又或者是一线城市审美中又土又传统的东西。结合价格敏感的特点,有人称下沉市场是中低端消费市场,高品牌溢价的商品在这里反而不受待见。
可即便是中低端消费市场,即便是杂牌货,也不能等同于劣质品和山寨货。经常走访市场的经销商发现,下沉市场一些红木家具展上充斥着粗制滥造的低价家具。利用消费者认识不足、价格敏感、接触成本高等特征,这些小展会收割了下沉市场的红木家具需求,却让本该到人们手里的“良币”留在了市场。最重要的是,消费者根本不知道买到了“劣币”。
3 熟人社会,口碑与面子
下沉市场的熟人社会特性比一二线城市明显很多,本质中有利用人情逾越规则的意味。且与家庭强绑定,整个家庭的人际关系网直接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由于下沉市场的居民更加厌恶损失,他们认为可靠的代购和微商是十分正常的行为,代购人的口碑、商品的口碑是避免损失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熟人间容易产生虚荣和攀比,为面子消费总有发生。
可以发现,下沉市场体现出一种矛盾性:愿意消费但价格敏感,消费升级但品位被动。
对红木家具而言,下沉市场与大城市还有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必定使用家具而不是收藏家具。新古典风格的产品在下沉市场受欢迎,一方面是它符合现代生活使用,另一方面又更有人们熟悉的中国传统韵味的样子。
当然,这不意味着新中式风格、明清古典风格在下沉市场没有需求。如今在一所乡镇的翻新自建房里,你可以看到门口放着明式圈椅,大厅有新古典红木沙发,更远是简约的红木茶台和圆桌。至于材质却很少论及。
下沉市场居民对红木家具的需求远比我们预估的多,而我们对下沉市场居民的了解,却远比对大城市消费者少。
【点击返回专题】
(来源:第十二期《新中式家具》杂志 何欣仪/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