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行业黄金媒体

热门搜索:顺泰轩青木堂双洋红木国方家居

第十九期

红木文化不因与科技的融合而改变

在今年5月举行的第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在1号馆,随处可见“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标语,各个展厅也以不同的方式向众人诠释了什么是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笔者就看到某个展厅,将竖琴的弦以数字化的激光代替,抚琴之人只需触摸这些虚拟的光线,就能奏出华丽动人的乐曲,诠释了一种别样的文化形式。

然而相比于热闹的以科技体现文化的1号馆展厅,位于9号馆的工艺美术展中的红木家具展厅,还是以雕刀、木刨、榫卯结构和古装扮相的模特等最传统的方式展现着红木文化,好似红木家具被打上了传统的标签后,就需要全方面都传统下去。

在与时俱进方面,红木家具已经远远落后于现代家具,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有些传统文化的爱好者会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执念,觉得红木家具代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它就应该完全保留古人留下来的东西,甚至是营销模式,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原汁原味地体现红木文化,好像现代化的渗入会将红木艺术侵蚀掉一般。对于这种想法,在9月举行的中国红木产业发展出路探讨高峰论坛上,广东深圳大学家具设计研究所所长唐开军的一句话让笔者深有感触:“不要认为红木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就完全不可以改变。”

诚然,红木家具的精髓必定是古典的、传统的,但是,如果有更快捷的方式、更好的方法以及更高的技术将红木家具制作出来,使生产过程更轻松,工艺更精致,结构更牢固,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比如干燥,现在的科技完全可以将原来自然干燥需要用三到四年还不一定能完成的干燥过程,缩短至一两个月,且木材的稳定性比自然干燥的还好;现代化的红木家具生产设备将古人要用各种工具艰难地砍、锯、凿方能开料成功的过程,用几个齿轮、几把飞快旋转的刀具缩短到几分钟,并且切割的精度高,更能清晰、完整地保留与体现纹理的自然美;就连现代人还一直推崇备至的手工雕刻,现代科技改良的雕刀,比古时候的雕刀更耐用、更轻盈,雕刻者用起来更得心应手,雕刻更生动;红木家具的展示方式,也可以用多种高科技设备展示,不仅仅局限于实体展厅,许多电子产品都能令红木文化更有效、更广阔地传播。

即使这么多的科技已经源源不断地融入红木中,但是,我们也可以发现,红木家具最根本、最传统的文化却并没有改变,人们还是能一眼就看出它是红木家具,它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可见,科技不会侵蚀红木文化,不会令它消失,只会让其更美好。广东省中山市红古轩家具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杨晶在谈到红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时,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就像我们中国人,从古代到现代,我们的饮食、着装、生活方式都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不断改变,但是,无论怎么变,无论我们走到哪,别人还是能一眼就看出我们是中国人。因为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已经沉淀在我们身上,深入骨髓。只要骨子里的信仰和最根本的历史文化不变,我们就不会变。红木文化也一样,只要最本质的东西没有变,就不会变。”

诚然,我们不因我们用了手机,换了发型就不是中国人,红木文化也一样,不会因与高科技融合就变质,这就是文化的魅力。文化,是一个事物的灵魂,它不随时代的改变而改变,而是永远存在我们的骨髓中。以文化为魂,以科技为动力,红木家具必将于每个时代,都散发自己独一无二的,代表中国文化的美。(来源:第十九期《品牌红木》杂志  葛卉∕文  罗杰∕编辑)

标签:
上一篇:当了“替罪羊”的中国家具
下一篇:征集回眸:第五届“红古轩杯”新中式家具设计大赛

大家喜欢看的

  • 杂志推荐
  • 卷首语
  • 新中式秀场
  • 特别策划
  • 企业风采
  • 对话新中式
  • 推荐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