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04 | 来源:昆明信息港
[摘要]儿童家具与红木家具都从8月1日开始执行“新国标”,然而两个领域对此的反应冷暖迥然,“儿童”那边既是热议,又是应对,更在期限前“辞旧迎新”换产品;而“红木”这边一片淡漠,不少小品牌、小商家甚至表示从未听说此事。
8月,家具行业的“标准月”。同样以“通用技术条件”作为关键词,儿童家具与红木家具都从8月1日开始执行“新国标”,连日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两个领域对此的反应冷暖迥然,“儿童”那边既是热议,又是应对,更在期限前“辞旧迎新”换产品;而“红木”这边一片淡漠,不少小品牌、小商家甚至表示从未听说此事。
记者近日走访多家红木家具经销商发现,相关说明只有“商品标价签”,标着型号、产地、规格、品牌、等级等基本信息,关于材质方面的介绍却很少,且大部分商家都没有准备“新国标”中的相关保证文件,对于新标,很多商家甚至表示没听说过。
但也有一些商家已做好了准备,林达宏红木文化家居早在几个月前就给每套产品配备了“身份证”,同时从选料、设计、工艺、售后等方面对产品品质进行整体提升。“新国标对红木家具这个行业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对于知名的品牌企业来说,不会受到什么影响。但是对于生产低端产品的企业就可能面临淘汰,特别是一些制造伪劣红木家具的不良商家,肯定是不能蒙混过关的。”林达宏总经理张伯林如是说。“对红木知识商家有义务告知消费者,避而不谈,或者企图蒙混过关都是基于对产品的不自信。”万宝红红木家具的负责人施汶辰则表示,“新国标要求每件红木家具上必须详细注明相关事项,是非常合情合理的,执行是义务更是责任。”
有业内人士称,之所以国标将实施而市场尚未做好准备,除部分商家本身不够重视外,也跟新国标迟迟未能公布正式文本有一定关系。
“红木家具水太深,参照新国标再买或许能踏实些”。采访中,记者遇到了正在看家具家住北市区的郝先生,他年初就看上了一套红木家具,听闻此事,他打算要好好研究新标准后再出手。
那《新国标》出在行政监管方面会是怎样的呢?记者就此采访了质量技术监督局产品检验研究院建材轻工所冯所长,他表示,在《新国标》实施之后,质监局将会加大对市场上流通产品的检查抽查力度,但规范红木家具市场并不是单纯地出台《新国标》就能解决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多个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配合。
相关阅读
观点直击
新国标让红木家具有了“身份证”
明清古典家具专家、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副教授陈光云坦言,“新国标”的实施让消费者在选购红木家具时有了更为详细的判断依据,如果卖家提供不了“新国标”所要求的产品质量明示卡、产品说明书等文件,消费者就要提高警惕或不予选购。他同时向记者解开了一个误区:红木家具并非越重越好。“红木家具是业内对稀有木种做成的家具的统称,这些木种的密度较高,相对重量就重一些。这就让很多人以为越重的红木家具越好,选家具的时候往往会抬一下,感觉分量如何。榆木也很重,它可不是红木!这种越重越好的误区因为有些品牌论斤卖红木家具而越来越‘深入人心’,其实也有一些非红木类树种密度很大。”
在陈光云看来,尽管之前沸沸扬扬的“新国标”将提出扩大树种用材范围的传言并未成为事实,也未对红木家具的树种范围作出技术界定,但开发和使用红木新树种是迟早的事。
标准解读
必须配备产品质量明示卡
目前商场仅对家具的尺寸和用料进行了简单的标注,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标注。新国标规定必须配备全国统一的产品质量明示卡,商家不仅要明确标示,而且标识规格统一,若发现产品“货不对板”,可把明示卡作为申诉和索赔的证据。
首次明确红木家具定义
新标准首次对红木家具的定义进行了明确和规范,并规定了以产品主要使用木材的树种名称来命名和标识红木家具。有别于旧国标对树种的限制。
产品使用说明书
查阅旧《红木国标》,可以看到该标准对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合同和产品标签都缺乏详细的明文规定。而新标准不仅对产品标签做了统一的规范要求,对产品合同进行了补充,更明确了产品使用说明书所涵盖的内容。同时,新国标最大的不同在于,若打官司进入司法鉴定时,消费者和厂家都须提供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质量保障卡、产品合格证。(编辑 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