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1 | 来源:巧夺天工红木家具公众号
[摘要]这个夏天,让我们在清风徐来中,重拾那份优雅从容的夏日时光。

卧榻:偷得浮生半日闲
在没有空调的古代,卧榻是夏日休憩的核心。文人雅士常将其置于庭院廊下或轩敞厅堂,午后斜倚其上,听蝉鸣、观流云,任清风穿堂而过,便是最惬意的消暑方式。
贵妃榻
古人笔下的闺阁场景中,贵妃榻总与慵懒诗意相伴。仕女们会在此处凭栏观荷、临窗刺绣,让午后时光在光影流转中缓缓淌过。

此《贵妃榻》采用单翘头设计,尾部上卷,榻体、榻头与扶手线条流畅,浑然一体。扶手之上,兰花雕刻细腻入微,更显清新高雅;其委角造型取“步步高升”之意,寓意吉祥,榻头处卷草纹造型往上延展,更添一份生动与华美。

今人可将其置于卧室飘窗旁,清晨枕着阳光小憩;或放在客厅角落,搭配轻纱窗帘,午后捧书闲读时,便是都市里的一方诗意角落。
曲尺罗汉床
古代文人很喜爱罗汉床,夏日里邀三五好友围坐其上,榻上置小几,煮茶论画,清风透过窗棂拂过,暑气顿消。

此款《曲尺罗汉床》的三屏风式床围,以长短不一的短材攒接成几何图案,如窗棂漏景般空灵通透,让空气自由流通。坐面攒框装板的“落堂起鼓”工艺,使板面四边呈自然弧形,肌肤触碰时只觉温润顺滑。鼓腿膨牙式的腿部收放有度,如舞者舒展的身姿,既稳固又添几分灵动。

现代家居中,它可作为“多功能中心”——是待客的雅致坐具,是品茶的闲雅空间,也是临时床榻,小户型也能轻松驾驭这份清凉。
茶台:荷风送香煮茶闲
古人消暑讲究“心静自然凉”,茶台便是静心之所。庭院中的茶台常与竹林、荷塘相邻,煮茶时水汽袅袅,与自然景致相映,凉意自心底生。
圆包圆茶台
这款《圆包圆茶台》的长方形桌面四角作圆弧处理,磨去了棱角,温润得恰到好处。中间绦环板上的双龙戏珠雕刻,在光影下流转着吉祥寓意,仿佛茶汤注入时,便能唤醒沉睡的祥瑞。直圆腿上部的裹腿罗锅枨拐角圆润,既增强稳定性,又让整体线条如流水般连贯。

如今它适合摆放在开放式空间中,闲来邀友煮茶赏花,恰似回到古人的闲情时光。
金玉满堂茶台
清代贵族的夏日宴饮中,这类茶台常置于花厅中央,与冰镇瓜果、青瓷茶具相映,尽显雅致排场。
《金玉满堂茶台》作为清式风格的代表,其瓜棱腿设计如饱满的果实般端庄稳重,面中含线的工艺让桌面更显层次。

腿足间的双龙戏珠与挂牙的草凤雕刻,藏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好期许,西番莲纹缠绕其间,似将夏日的生机与福气绵延传递。四个腿部的托枨设计,让整体结构如磐石般稳固。

现代茶室中,它可成为视觉焦点,招待客人时煮一壶龙井,在传统纹饰间感受时光沉淀的凉意。
休闲椅:清风入怀意自适
古人消暑不拘于室内,廊下、树下的休闲椅是纳凉佳选。手持书卷或轻摇蒲扇,任风穿过椅间缝隙,便是最自在的夏日姿态。
圈椅
明代文人的庭院里,椅子常摆在树下,主人端坐其上,看孩童追逐嬉戏,手中团扇轻摇,而椅圈的弧度恰好贴合后背,久坐也不觉疲惫。

这款《圈椅》以“天圆地方”为魂,上圆的椅圈如苍穹环抱,下方方形椅座似大地沉稳,暗合古人“天人合一”的哲思。背板上部如意形内雕螭龙母子,既有望子成龙的期许,又添几分灵动感。外圆内方的造型,恰似君子处世之道,在夏日的浮躁中守一份从容。

如今它适合放在书房,伏案工作间隙坐入其中,椅圈的弧度能舒缓肩颈压力;或置于卧室,清晨椅面的温润与晨光的暖意相融,开启惬意一天。
禅椅
古代的夏日,人们坐在宽大的禅椅上,可随意调整姿势,空灵的结构让穿堂风自由穿梭,心随境静,暑气自散。
这款《禅椅》复刻自伍嘉恩《明式家具经眼录》中的经典款式,坐面宽大如蒲团,盘腿而坐时毫无束缚。背靠椅框与扶手间不设一木,似将天地纳入其中,空灵得让人心生宁静。四腿一木连作,八挓造型稳如磐石,罗锅枨加双矮老的设计,既添古朴韵味,又让结构更显扎实。

现代生活中,它是茶室的绝佳搭档,泡一壶普洱静坐其上,看茶汤热气与窗外蝉鸣交织;也可放在书房,作为冥想或临时小憩的角落,在快节奏的生活里偷得片刻禅意清凉。
这些承载着古人智慧的家具,不仅是消暑器物,更是穿越时空的生活美学。这个夏天,让我们与精品家具相伴,在光影流转、清风徐来中,重拾那份优雅从容的夏日时光。
(来源:巧夺天工红木公众号 作者:蔡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