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9 | 来源:品牌红木网
[摘要]巧夺天工红木董事长张爱冬,为你揭开红木家具企业标准领跑者的企业管理制度。

秦末汉初,匈奴这个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逐渐强大,对西汉政权造成了强大的威胁,对人们的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汉文帝时,朝廷多次派大军征剿,因国力不支最终都无功而返。后来经过文景之治到汉武帝时,国力大增,刘彻下决心彻底根除匈奴匪患,拜卫青为大将军,举全国之力讨伐匈奴,多次交战,互有胜负,耗费了国家大量的人才物力。后又拜霍去病为大将军,统领五十万兵马,卫青押运粮草,负责后勤供应,继续讨伐匈奴。霍去病认为不能再按之前的办法攻打匈奴,因其是游牧民族,行动迅捷,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动用大军征剿,行动迟缓,目标太大,敌人早有准备,往往战果不佳。如此无休止的征战,只会耗费国家的钱粮。他决定尝试新的办法,挑选精兵强将,长途奔袭,出其不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其不备,必获大胜。
霍去病从五十万大军中选出五万士兵,比例是 10:1,后来又从五万士兵中精选出了三万,五十万最终选出三万,比例近20:1,后来从电视剧中看到霍去病选人的场面,很长时间都浮现在我的眼前,他选中士兵后,先让士兵练枪,后又舞刀,继而上马射箭,百步穿杨......
霍去病带着这些膀大腰圆、弓马娴熟的勇士,没有后勤保障,不需粮草供应,每人只带三天的干粮,行军速度如旋风一般,军队所到之处,敌人还没反应过来,人头早已落地。匈奴兵被这些骁勇善战的“神兵天将”吓破了胆,抱头鼠窜,争先逃命,经过几次战役,霍去病所带人马虽然不多,但却重创匈奴,让猖獗了三百多年的游牧民族从此一蹶不振,汉武大帝终于一雪前耻,让人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也成就了霍去病一代名将的威名。
在企业管理中,怎样才能让员工成为精兵呢?一是招聘标准要高,这是最关键的,好人是培养出来的,也是招来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尽全力做到多中选优。如果一开始招来的人就不符合标准,那后期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将他变成精兵,对于一些致命的缺点,很多人是改不掉的,我们不可能把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培养得大公无私,也不可能把一个天生平庸的人培养得精明能干。二是对员工严格要求。“义不行贾,慈不带兵”,员工出满勤、干满点是最基本的要求,出现问题要一事一议,追根究底,彻底解决。
怎样才算“出满勤、干满点”?在一些单位,员工的时间安排是很自由的,即使是计件工资制,大都是“差不多”就行,不会太紧张。中层干部更是清闲,上班时间找不到人很常见。销售更是清闲的岗位,来了顾客就接待一下,没顾客就随便了,喝茶、嗑瓜子、玩游戏、看电视剧,这些都是司空见惯。在巧夺天工,车间管理非常严格,计件工资制也是能多干绝不允许少干,能拿高工资时绝不允许“小富即安”,车间主任会想办法解决影响效率的问题,让工人专心投入生产,去洗手间都要骑自行车,整个车间都是一种紧张有序、争分夺秒的生产景象。销售人员也是一样,每天的任务都不轻松,除了接待、维系客户,还参加培训学习和各种考核,总结各销售部门的晨会等等,所谓“出满勤、干满点” 就是不懈怠、不虚度,让员工养成严谨高效的工作习惯。只有这样才能让精干的人越精干,如果日常工作随意懒散,时间久了,精干的人也会逐渐变得懈怠。

巧夺天工红木董事长——张爱冬
处理问题一事一议,是说处理问题时要发现一件,处理一件,就事论事,彻底解决,不要等到问题成堆后再去处理,这样就会让人有秋后算账的感觉,本来是非常简单的小事,处理起来就比较麻烦了。所以我们主张“日事日毕,日清日高”,那为什么一定要在会议上公开处理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好处是很多的。一是把事件的原委全部亮出来,追根究底,分析清楚,对处理问题的负责人也是一个考验,因为要接受所有参会者的监督,必须做到心底无私公平公正。二是让当事人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从内心认可,心服口服。三是让参会者都受到教育。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家天天在总结,天天受教育,天天在进步,不断认识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正,不断学习优秀员工的优良品质,久而久之,就具备了看大事明大理的优秀品格,遇事不互相推诿扯皮,而是多做事,多担当,能力也随之不断提高,人也越来越精干,这样的员工队伍才能经得起考验,才是铁板一块。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在于我们的队伍有多大,而在于队伍中的每一个成员是不是精挑细选的,他们都经受住考验了吗?如果是,即使这个队伍人再少,将来也会了不起。如果不是,这个队伍人再多也没用,正所谓兵在精而不在多。

(来源:巧夺天工红木 2021年秋季刊 张爱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