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2 | 来源:《品牌红木》杂志
[摘要]东莞名家具展、上海家具展这些老牌家具展多年累积下来的口碑是毋庸置疑的,其作为中国家居行业的风向标一直起着积极的带头作用。而一些年轻的展会实力也同样不容小觑,相信以后的家具行业经由这些家具展的带动,在面对“新常态”时也将会找到突围的机遇,继续发展壮大。
9月3日,第34届东莞名家具展举行隆重的开幕典礼
金秋9月,家具行业迎来了五场盛宴,分别是第34届国际(东莞)名家具展览会、第三届中国(深圳)国际红木艺术展暨中式生活博览会、第36届中国(上海)国际家具博览会、第21届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以及第一届中国(新会)古典家具文化博览会。其中,中国(新会)古典家具文化博览会为江门新会首届全国性家具展会。
自2014年以来,家具市场行情并不明朗,不少家具企业都将希望寄托在“金九银十”这个传统的销售旺季。同时,家具展会往往也能为这些家具企业带来未来市场的最新趋势。作为红木家具行业的专业媒体,弘木传媒一直致力于将最新的行业资讯传递给大家。因此,弘木传媒派出各路记者追踪这五大家具展会,记录五大家具饕餮盛宴分别用什么样的方式为红木家具行业呈现新的机会。总的来说,这五大展会在新常态下展现出来的新趋势是中式风潮的席卷,“跨界”的魅力,原创的永恒话题性以及新时代下“广作”的传扬与发展。

9月8日启幕的上海家博会上,智能家居展馆展现了家具与科技的“跨界”合作
传统文化回归,中式风潮或成机遇
今年各大家具展都展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参展企业所选择的家具精品大多是中式风,无论是实木家具还是杂木家具,从风格上展现出来的是浓浓的中式风,而红木家具更是不用说,中式风潮的风头一时无两。
就第34届国际(东莞)名家具展览会(以下简称东莞名家具展)来说,中式风在本届展会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红木家具精品馆,开馆当天便吸引了上万的参展者前去观看,可见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赞赏,而在前几年是很难见到的现象。

上海家具展于9月9日举办,戴为红木展厅采用简洁的中式风格凸显红木家具的魅力
再有,第21届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家具展)中一些家具企业展厅以“中式禅意”为主题,营造了一种与当代急躁的生活习惯与众不同的禅意理念,颇有“世间万物皆虚妄,唯有禅意在心头”的味道。
为什么中式风潮在今天又再度火起来了?这背后的原因值得大家深思。
现代中式家具的起步已有10多年的历史。开始只是个别家具企业为在家具市场中突出产品个性,增强市场竞争力而有意或无意推出的新中式家具新产品。当代人追求安宁而飘逸的心境是人类潜意识的追求,而中式家具正好满足了这一感性的需求。舒缓灵动的线条,木材肌理毕现,充满质感的艺术效果,满足现代人的归属感,是寻找归宿感的一种心理符号,它不仅是休憩的空间,更满足了人们追求心灵上宁静的需要,满足了人们对中庸心境的需求。
此外,这对红木家具市场来说则是一次“洗牌与变革”。中式风潮表面上看是家具市场自发的调整,而红木家具企业为了适应现状,对传统红木家具做一种顺应消费者的改变。其实,挖掘深层原因是红木家具市场的“洗牌与变革”到来了。而在经济新常态的下,传统文化的回归或许是红木家具行业一个不可错过的机遇。

深圳红木展于9月18日举办,同期举办2015“观澜杯”全国红木设计雕刻大赛
东莞名家具展和上海家具展中的中式风潮就是一个很现实的市场需求反应。面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中式风潮的再次兴起,一些红木家具企业已经越来越关注自身家具产品在这一方面适应年轻消费者的需求。以“80后”为代表的中国年轻一代消费者,已逐渐成为国内家居市场的消费主流,他们的消费观念与老一代热衷于传统红木家具的观念大相径庭。他们对美的感受要比上一代细腻得多,也更看重陈设的品位和内在价值,崇尚个性化的价值观,消费心理也更趋感性化、时尚化。
面对传统红木家具时,大部分“80后”的消费者持否定观点,而对带着现代风味的改良红木家具却持欢迎态度。典雅简洁的改良古典家具与现代家居陈设并不矛盾,搭配得当的情况下,更能彰显品位和个性。

9月22日,首届新会古典家具展开幕当天人头攒动
“跨界”新思路渐起
自中国整体经济环境进入“新常态”以来,许多红木人也在为如何打破红木家具行业“新常态”而想方设法。固守传统的业界思路对家居行业的发展百害而无一利,想要在“新常态”中得到突围,是时候该大胆地“跨”了。
本届深圳红木展主办方独辟蹊径,以“跨界”为主题,旨在重点打造文化与财富的跨界整合,融合红木文化与现代潮流的新生活文化,并利用移动互联网用户资源庞大的优势,将线上与线下的宣传和活动合二为一,达到多个平台的跨界联盟。

第34届东莞名家具展中的红木精品馆吸引了众多观展者参观,互丰堂展厅前热闹非凡
与深圳红木展同期举行的2015“观澜杯”全国红木设计雕刻大赛邀请到了东南亚设计师前来表演,这些外国友人并不参加本次竞赛,仅仅作了表演和交流。深圳市红木文化艺术协会秘书长唐明君透露,今后“观澜杯”雕刻大赛还将邀请来自意大利、法国等地选手前来参赛,通过不同文化的碰撞拓宽红木雕刻发展的思路,将大赛办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赛事。
“跨界”,除了跨地域,还得跨领域。上海家博会开放的展馆中,智能家居展馆也是本届展会的重头戏之一。手机一放上即可自动充电的办公桌、可智能调节温度的温水床、可自动适配位置的书架、能够上网和空气净化的智能沙发等,家具与科技的跨界交互出了不一样的火花。现代人追求效率,而科技和家具的结合无疑会成为未来主流。
跨界联盟、异业联盟都为当下红木家具行业打开了一条新思路,想想看,如果红木家具和科技结合起来,想必也是抓住年轻一代消费者的重要出路之一。

东莞名家具展上,风雷益红木展厅门面设充满浓郁的中国风韵,意境十足
原创仍旧是家具行业的重要武器
如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一直以来就是中国各行业努力的方向。而近几年,经历过抄袭、山寨再到维权的中国家具行业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已经越来越深刻。
今年,上海家具展秉承一直以来的原创态度,倡导寻找中国家居设计原创之路,提出“我的态度”为主题的设计联展。设计展馆在开馆当天便吸引众多国内外的观展者驻足,而同期举行的各种设计沙龙更是引发了一场对原创家具设计的头脑风暴。

东莞名家具展中,志成红木的展厅一角以禅椅为主题,给人宁静致远之感
而上海家博会也不甘落后,邀请了“意思”设计沙龙进驻为设计展馆助阵,惊艳亮相2号设计馆。此外,众多参展的家具企业也齐齐打出原创设计牌,让设计成为本届上海家博会令观展者津津乐道的话题。有意思的设计,思维碰撞的声音,交流学习的平台,原创设计的推动,这些都让“意思设计沙龙”看点满满,干货多多。值得一提的是,“意思设计沙龙”在展会期间还展示了以“木香”为主题的作品展,其作品均由木材制作,一股浓郁的中式风扑面而来。
随着时代步伐的前进,行业“新常态”的出现,定制家具的呼声,都要求着我国家居行业重视原创,上海的两大家具展以实际行动给国人展示了非常积极的态度。支持原创,才能促进行业的发展。
要创新得先继承,“广作”魅力经久不衰
9月22日,以“传承传统经典与发扬新式广作”为主题,首届中国(新会)古典家具文化博览会(以下简称新会古典家具展)在江门新会成功举办。值得关注的是,这是新会首次举办的全国性古典家具展。

华叶家具的展厅在本届东莞名家具展上跟上中式风潮,布置古典优雅,颇为赏心悦目
新会是中国近现代古典家具复兴传承创新的始发地,同时,近年也在积极传承和弘扬明清家具中“广作”的艺术传统。去年10月份,广作家具传承与发展联合会在广东中山成立,而该联合会由深圳,中山大涌、沙溪,江门新会,高要大湾等地区的红木家具协会(商会)联合发起成立,目的是推动广东地区红木家具产业的转型升级、传承和发展广作家具文化和工艺技术。新会作为其中一员,首次办全国性的家具展也顺应了广作家具传承与发展联合会的宗旨,将“广作”推向全国。
一直以来,红木家具行业内的专家们都提倡创新的前提是继承过去红木家具制作工艺的精髓,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创新。本届新会古典家具展秉承着传扬经典“广作”,发扬“新广作”的态度,让观展者领略到广作家具的前世今生。

《品牌红木》杂志展位上准备了有趣的互动游戏,人气爆棚
虽然9月份办展的老牌展会众多,但新会古典家具展以其独特的“广作”魅力吸引了不少红木家具企业前去参展。而对想一睹广作家具风采的红木家具爱好者来说,古典家具精品展是最大的亮点。展会展出了众多广作红木家具精品,还包括一些价值过亿元的国宝级作品。与精品展同在一楼的还有超精品展区和约30米长的文字展示区域,所有作品均经过精挑细选,价值连城且极具代表性,现场吸引了不少观展者驻足欣赏。
此次展会的成功举办,表明新会古典家具“广作”的传承步伐又迈出了强有力的一步。“酒香也怕巷子深”,作为“广作”的发源地之一,新会还应该更加致力于为本土红木家具行业谋求更多的发展空间,在当今新常态的局势下跟上行业新趋势。

参观者挑战“红木达人秀”活动,并获得精美大红酸枝手串
小结:
九月这么多家具展,记者逛展会是马不停蹄,目不暇接的。东莞名家具展、上海家具展这些老牌家具展多年累积下来的口碑是毋庸置疑的,其作为中国家居行业的风向标一直起着积极的带头作用。而一些年轻的展会实力也同样不容小觑,相信以后的家具行业经由这些家具展的带动,在面对“新常态”时也将会找到突围的机遇,继续发展壮大。(来源:第三十一期《品牌红木》杂志 赵朦诗∕文 徐妃妃∕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