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08 | 来源:《品牌红木》杂志
[摘要]今天的市场已经不再是旧常态,想赚快钱也没那么容易了。所以,家具企业更应该淡定从容地迎接各种挑战和困难,开始用事业心来做生意。
数据显示,中国家具行业总产值从2001年的1千零400亿,飞涨到了2012年的一万多亿,行业发展日益成熟。可在这背后,却表现出行业秩序乱,小企业太多,同质化严重等诸多问题。而今,新常态来势汹汹,中国的实体经济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2015年对于中国家具行业来说是难过的一年。在这样的环境下,“老板们不卖货,留着产品来增值”,以后将听不到这句话了。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信息中心国家品牌实验室主任、北京国富纵横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龙
企业需要意识到变革的必要
今天的中国家具行业,包括红木家具行业,已经进入到了调整震荡期:爆炸性的增长结束、需求接近成熟、产业内竞争加剧、产业过剩爆发价格战以及效率不高的企业破产。行业无法避免这样的潮流,所以,家具企业要发展,就要随着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进行适时适度的变革。
一方面是老板们要改变自己的想法。现阶段最重要的学习就是怎么花钱,一家企业中真正的老板是会花钱的老板,他会用金钱去换取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时间、空间。红木家具行业已经不能采用“老一套”了,需要创新,也需要变化。有调查显示,红木消费正发生变化,35岁以下的人群达到43%,年轻化现象显著,而且款式超越了材质成为消费者购买红木家具的主要因素,达到了55%。这些的变化,带来了营销的变化,影响着老板们的决策。而老板做出的小变化能够带来大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有大发展。
另一方面就是改变企业的组织形态。在震荡期当中,家具企业需要新的竞争力,那就是企业适应环境、整合资源的能力。企业要做大做强,一定有新的发展空间,这来自于企业能否顺应环境变化。所以,企业必须具有不断更新自身的能力,在产品、平台、销售、代工等方面加强合作,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企业也不能封闭自己,要主动“走出去”,加强不同企业间的合作,从而实现价格、产品材料到管理、技术、创新的竞争力变化。
企业要多做活动突破“小圈子”
当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们都在不断地谋求做大做强。新常态下的经济叫做圈子经济、粉丝经济,企业都应该建立自己的圈子,扩充粉丝,互相成为粉丝才可以做各种长久的生意。但是,中国一代伟人毛泽东也曾经说过:“总在狭小的圈子中打转,是干不出大事情来的。”如果总是跟自己熟悉的人、环境打交道,企业行动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长久下去,企业是无法成长的。
家具行业进入了真正的转型升级阶段,企业每天都在应对各种的问题,但要想做大就一定要跳出原来狭小的圈子。现在很多的家具企业在淡市之中依然积极创造新的产品,开更多的店,就是在拓展自己的生意圈;企业老板愿意花钱去做培训,去招聘优秀人才,还有营运方式、流通方式的创新,学习各种有益的东西,这些也是在突破自己的圈子。目前家具行业当中,还有很多的市场机会等待着有心之人去挖掘和开拓。企业的发展不能固步自封,要大胆迈出去。
市场越差,企业越要做好服务
在家具行业中,特别是红木家具行业,价格是最好的“服务”。很多消费者宁愿便宜五万块也不要其他所谓的售后服务。目前来看,价格在营销过程中还会起作用,但随着行业发展的系统化与成熟化,服务的影响将会更加凸显,如展示、售后维修等。
营销是一个为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过程。家具行业的服务目前定位为1.0服务,即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但现实是,很多企业都不愿意做,或者做了也没有很好落实下去。产品的质量能够为初级的服务带来一定的帮助,但真正能俘获消费者的心,到底还是要有优质服务。
红木家具企业当中的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做场景效益,搭建真实家居环境,以此将产品展示给消费者。而现在营销过程中较多尝试的是,理性说服开始变成感性共鸣,比如中山大涌建设红木文化旅游小镇,通过个人的体验,从感情上去认同这个地区,认同它的红木文化,从产品营销上升到文化营销。还有就是,红木营销的变化与行业发展的趋势是完全一致的,以前卖单件产品将来要卖组合家具,原来卖专业卖场将来卖生活空间,从销售产品到销售文化和空间。未来的红木服务应该从整体化、定制化、智能化、美学化四个方面将红木家具与现代生活融合。(来源:第二十九期《品牌红木》杂志 梁晓珩∕整理 徐妃妃∕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