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14 | 来源:中国古典家具网
[摘要]从2014年10月到2015年1月,区氏臻品董事长区胜春多了两个头衔:中国传统工艺大师和中国红木家具行业十大风云人物。前者由全国工商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中国民间文物传世工程组委会颁发,目前中国红木界仅有五位人物获此殊荣;后者由中国红木家具行业总评榜颁发,力在表彰那些在过去一年里对红木家具行业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和行业精英。
区胜春于中国红木家具行业总评榜上荣获“中国红木家具行业十大风云人物”称号
从2014年10月到2015年1月,区氏臻品董事长区胜春多了两个头衔:中国传统工艺大师和中国红木家具行业十大风云人物。前者由全国工商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中国民间文物传世工程组委会颁发,目前中国红木界仅有五位人物获此殊荣;后者由中国红木家具行业总评榜颁发,力在表彰那些在过去一年里对红木家具行业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和行业精英。
区胜春,将红木家具作为一生事业,三十多年来都在为传统家具的传承和发展奋斗,荣获这两个奖项,可谓实至名归。但在获奖后,区胜春表现出他一如既往的低调和谦和,对笔者表示:自己只是做了喜欢和想做的事,与这个行业分享了自己的爱好与乐趣,并无突出成就,反过来,倒是红木行业成就了自己,给自己一个向中国传统工艺致敬的平台。

区胜春从故宫专家曹静楼手中接过风云人物奖杯
享传统家具之乐
区胜春每天待得最久的地方,就是展厅和工厂。看看家具,摸摸家具,与老友以及客户谈谈家具、谈谈工艺,谈谈文化;去厂里与工匠交流正在制作的家具,哪里需要改进,哪些需要加强,是区胜春最开心的事。笔者有幸跟随区胜春参观过古镇的展厅并深入工厂探秘。这位温和的长者,为笔者娓娓道来每一件家具的精髓、神韵和气度,甚至是某一件家具的一点小遗憾,都毫无保留地向笔者透露。实事求是,区胜春表现了一种对自己家具的坦诚和大气。但同时,作为一个对家具要求极度完美的大师,区胜春会不断修正和改进做得还不够到位的工艺。就像他说的:“我们做了三十多年的家具,款型一直在明清家具的基础上不断改良,有些20年前生产的家具,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我们会多次调整,画图纸,出样,经过反复修改,才有了现在的模样。”

区胜春(左二)与出席红木总评榜的嘉宾合影
对区胜春来讲,中国的传统工艺和文化有着不可抵挡的魅力。除了自己做家具,区胜春还收藏很多明清家具,摆在古镇展厅供每位前来的红木家具爱好者参观欣赏。区胜春还是各大拍卖会的常客,除了去看家具,玉石字画等也是其关注的重点,因为他常说这些都代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方面与红木家具是相通的,懂得欣赏其中一样,也会喜欢上其他。
忧手作人之失
中国的一些传统工艺,流传至今,有些已经面临失传的局面。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重视,但是愿意传承的人却越来越少。现在从事红木家具的工人,手作人越来越少,操作工却也不见涨。面对这种状况,虽然区氏臻品拥有能工巧匠300余人,区胜春还是有着自己的担忧。这种担忧,不只是基于区氏臻品,更是基于整个行业。
“区氏臻品每年都会招学徒,也不多,基本在3个左右。现在行业普遍情况是很多老师傅不愿意带徒弟,因为带徒弟需要耗费师傅非常多的精力与心血,但是学徒经常不稳定,很多都是带了两年,刚上手就走,这个对企业对师傅的伤害都是非常大的。培养一个工匠之不易,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师傅几乎是手把手在教,很多东西无法从书籍得来,皆由口传心授。师傅在向徒弟传授手艺的同时,也传递了耐心、专注与坚持的精神,这是一切手工匠人必须具备的特质。所以,言传身教是精神传承的不二法门,它体现了师徒制度和家族传承的历史价值。”区胜春的观点发人深省。

区胜春携精品参加中国传统工艺大师邀请展,并受到北京故宫专家认可
“我们现在创办了《臻品荟》交流刊物,里面讲述各种传统工艺以及区氏臻品优秀的手作人。我们也希望多尽一份力,让更多的手作人得到该有的荣誉,或许只是绵薄之力,但愿能像星星之火般成燎原之势。”区胜春提到。
区胜春,这位红木家具行业的老前辈,用行动,真正的诠释了如何“向中国传统工艺致敬”。享传统工艺之乐,忧传统工艺之忧,他担得起“大师”与“风云人物”的荣耀与责任。 (来源:中国古典家具网 陶秋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