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16 | 来源:《品牌红木》杂志
[摘要]红木家具行业大师少,并不意味着行业内优秀的手作人少。许多有技艺、有思想的手作人,都没有受到大众关注,这是有原因的。
产品价值,除了产品本身的价值外,还有品牌价值、名人效应等附加价值在里面。这些附加价值在文化品、奢侈品上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一些名家大师制作的砚台、紫砂壶、景泰蓝等工艺品,往往具有决然不同的价值。比如景泰蓝大师张同禄的作品,它的艺术性和收藏性都比其他匠人所制造的要高;其他如字画等的艺术品更不必说了,大师作品在各大拍卖会上拍出天价的新闻也屡见不鲜。
作为艺术品的红木家具,是所有高档工艺美术商品中,体现品牌差异、个人差异和艺术附加值较差的。纵观红木家具史,在有记录的史籍中,几乎没有一位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师出现。现代红木家具行业中,真正被大众从作品、资历到艺术修养以及对行业的贡献都认可的大师,也没有几位,楼水明、陆光正、冯文土、区胜春、林庆财、吴腾飞、金彪云、邵湘文、李爱金……可以说屈指可数。
红木家具行业大师少,并不意味着行业内优秀的手作人少。许多有技艺、有思想的手作人,都没有受到大众关注,这是有原因的。
历史原因:没有形成大师文化
中国文化自古以来重艺术而轻技术,未将家具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来看待,很多气韵不凡的家具都没有署名也查不到制作者,再好的木工也只是列入工匠行列。例如大家都熟知的鲁班,在人们心目中也仅仅是一个木匠而已。

中国传统工艺大师——区胜春监制的《小叶紫檀镶百宝石牡丹富贵纹宝座》在各大展会上获奖无数,为众多红木家具发烧友所痴迷
明清时代,红木家具受到当朝者重视,在历史上记载的有名字的木匠却也不多。据清档记载,清雍正年间(1722年-1735年),来自广东的硬木家具名匠罗元、林彬、贺五、梁义、林志通等奉召在宫廷造办处供职,这是比较早的名匠入宫的确切记载。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据该年的记事录:“今粤海关李永标送到广木匠王常存、朱湛端、冯振德等五名,查从前送到广木匠冯国枢照,现有广木匠林彩等四名,议给每月钱粮三两,每季衣服银七两五钱,广东安家银六十两……”从中足见宫廷对入宫的名匠待遇颇为丰厚,但都只是定位在木工职位上,并没有将地位提至艺术层面,没有形成像字画一样的大师文化。
这些历史原因,让大众对做家具的手作人,也停留在工匠的认识层面上,再优秀,也不过是个技艺精湛的手艺人而已。

中国传统工艺大师——吴腾飞作品《乾坤博古柜》的设计理念将中国传统“易学”贯穿其中,结合天地、阴阳、自然之理,古今合一、中西融汇,将卢宅建筑元素应用在家具上,巧妙借鉴西方器具曲线造型风格,并在一物之中尽显东阳木雕鬼斧神工的技艺
现代原因:行业不够重视
红木家具发展三十多年来,最早一批较出色的手作人,很多都已经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做了老板,但是,人们更多地只是将这个“优秀的木匠”定义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很少从他取得的艺术成就来定义他的个人价值。
其次,很多有手艺、有思想的工匠,多隐藏于工厂车间,很少有“抛头露面”的机会。很多企业也不愿意让这些工匠去评一些大师称号和职称。为什么企业不愿意工匠名声在外,利用“大师”的力量提升产品价值?一个原因是企业怕自己的工匠出名后,坐地起价,要求涨工资;另一个原因也是怕别的企业过来挖人,自己为他人“做嫁衣”。这从中山市红木古典家具学会欲组织技术培训班以便让更多技术工人获得相关职称,号召了很久却没有多少企业报名这一现象中可见一斑。

中国传统工艺大师——金彪云的《三国演义大圆台》将东阳木雕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
不是谁都可以叫大师
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的发展,各种大师的评选也越来越多。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是由国务院负责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工作的部门授予的称号,评选始于1979年,截止2012年共进行六届,此后将不再进行官办。这些评选出来的工艺美术大师,在其领域对人类的人文精神和艺术思想起到了推动或提高的作用,是经过时间沉淀、历史检验的,其含金量不言而喻。

中国传统工艺大师——邵湘文精细的手工丝翎檀雕作品,细节分毫可见,栩栩如生
此外,2014年由中国民间文物传世工程组委会、全国工商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主办的中国传统工艺大师评选,评选出了五位红木家具类的中国传统工艺大师:区氏臻品董事长区胜春、大清翰林董事长吴腾飞、明清居红木董事长金彪云、泰和园红木董事长邵湘文以及鲁班木艺董事长李爱金。这5位大师都是在红木家具领域里工作了多年,精通古典家具文化与传统制作技艺,在业内都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名望,其无论是对红木家具的坚持还是传统工艺的执着,都得到行业内的一致认可,“大师”称号可谓实至名归。
除此类全国性的大师评选外,很多省市也评了区域性的“大师”,如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金华市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山市工艺美术大师等。这让红木家具行业缺乏大师的现象得到改善,但是也有不少人质疑“大师”的含金量。这些入选的大师,是否都够格称之为“大师”?因此,强化入选标准,制定完善的评选流程,真正评选出有实力、有创造力和技艺的大师,显得尤为重要,这需要整个行业的努力。

中国传统工艺大师——李爱金的扇形椅采用最传统的榫卯结构,彰显大师功力
在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国际社会已经将明清家具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予以研究,国内外的研究结构也层出不穷,因此,艺术收藏级别的红木家具将逐步体现不同品牌与制作者的艺术附加值,这类档次的家具将具有极大的投资收藏潜力。到时候,大师赋予红木家具的价值将进一步提升,消费者买到的将不仅是某一品牌的家具,甚至可以具体到某一大师。这也将给那些技艺精湛的大师一个真正的名分,让行业内外可以喊上一声真情实意的“大师”。(来源:第二十六期《品牌红木》杂志 陶秋芳∕文 徐妃妃∕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