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0 | 来源:《品牌红木》杂志
[摘要]有两个月,我常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到红木家具店里转。总体来看,一间门店给顾客的印象好与差,在于家具质量、店面装修、展厅氛围——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人。
有两个月,我常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到红木家具店里转。总体来看,一间门店给顾客的印象好与差,在于家具质量、店面装修、展厅氛围——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人。
7月初,我来到广东中山大涌一间名牌企业的门店,在这里,遇到了一个“特别”的店员。
抛开不爱搭理顾客的“懒虫”或者看人下菜碟的“势利眼”不谈,一般来说,训练有素的店员都特别热情,笑容可掬,周到中透着殷勤。首先给杯水,然后开灯,急先锋般带你跑上跑下。你还没走过去,他就小跑着把电梯门替你开好;你刚把眼睛落在一件家具上,他就报出了价格材质;你在前面看,他在旁边介绍产品特色、了解你的实力。每次这样一圈看下来,对我这样脆弱的人都是一次考验——我看得慢,又没买件家具,心里实在是不安。
后来我遇到了这位店员。印象中他好像没有说过什么话,我却记住他店里的几件家具。忘记了人,却记得家具——这分明是一个高手的境界。
毋庸置疑,他一定是说了话的,那么,他说了什么?
他像个消费者一样和我聊天。聊红木家具内涵太多、水太深,聊那堂皇的拔步床价格太吓人,聊他最喜爱的小叶紫檀是多么令人着迷。在我喜欢的官帽椅前,他拿开靠垫又放上去对比效果,搬开椅子看腿足的做工,让我退远走近玩味鹅脖的精巧……他没有在卖家具,只是在和我分享这件作品之美。
他是谁?他是我的朋友。朋友的话,我相信,朋友说的好东西,我会放在心上;如果买椅子,我一定会征求他的意见。这就是这位了不起的店员传递给顾客的感受。
红木家具的水有多深,遇到的顾客就会有多么不同。“朋友来了有好酒,敌人来了有猎枪”,优秀的店员面对不同的顾客,拿出的是自己不同的一面。
有时他是“红木专家”。红木家具行业有句话:做红木的没有文化,买红木的都有。相对来说,红木家具的消费群体文化素养比较高,他们更注重产品的艺术感觉、文化内涵。作为店员,面对这样客户时,他们就是真正的行家里手。他们对红木家具的认识达到了一定水平,才与懂行的顾客形成了真正的交流,有了对谈的资格。有了对一件家具共同的眼光和品位,销售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有时他是“职场新人”。红木家具的材质、工艺、文化、历史、营销、包装……处处都是学问,说得严重点,每一样都足够研究一辈子。卖手机、电器,了解一下操作就能开始,卖红木家具,一两个月下来也还会遇到张口结舌的尴尬。这是缺点,同时也可以变成一种优势。要知道,对有些顾客来说,他们最怕巧舌如簧的人,总担心会上当受骗。但如果他们感到了店员的“青涩”,就会放松警惕,有利于最后达成交易。
有时他是“家具工匠”,对工艺流程如数家珍;有时他是“艺术家”,对你的客厅卧室布置提出高明的建议。其实,店员就是个“演员”——红木家具卖场这方舞台,面对八方来客,真正优秀的店员就像演员一样相时而动。上述那位店员总是这么沉默吗?未必是。他的眼睛里无数顾客来去,“不说话”这款也许正是为我这种顾客量身定做。这就是他的了不起之处。
红木家具不是必需品,也不是消耗品,但它却有让人流连忘返的魅力、买了再买的魔力。一个好的店员,就能做到每次人们想探寻红木家具之美的时候,总是信任由他带路。(来源:第二十四期《品牌红木》杂志 王学潼∕文 方苗∕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