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行业黄金媒体

热门搜索:友联·家泰和园居典红木地天泰国风

您的位置:品牌红木网 >> 资讯中心 >> 红木行业评论 >> 正文
大涌:六个“力量”助推红木产业升级
2014/08/28 | 来源:消费日报
[摘要]广东中山文化底蕴丰厚,不仅是伟人的故乡,也是一个海纳百川的热土;中山市大涌镇不仅成就了本地人的红木之梦,也是外来者实现家具创业梦想的福地。

广东中山文化底蕴丰厚,不仅是伟人的故乡,也是一个海纳百川的热土;广东省中山市大涌镇不仅成就了本地人的红木之梦,也是外来者实现家具创业梦想的福地。

沉淀的力量

中山红木家具主要分布在大涌和沙溪两镇。红木家具长廊从中山市105国道沙溪镇路段直至大涌镇,是全国著名的红木家具产地之一。就发展而言,大涌镇起步较早,发展历史悠久。其中的坤甸家具作为中山红木家具起源与发展的印记,是中山红木家具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山是著名的侨乡,很多人家都有红木家具情结。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山大涌人试着把一些旧明清家具修理翻新后出售,没想到销路还不错。从此,便开始试着做些各种款式的家具出售,此后逐步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红木家具产业,至90年代发展成为中国红木家具的生产基地。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大涌红木家具已走过了30多个年头,如今演变成为了今天的规模化产业集群。

大涌先后获得了“中国红木家具生产专业镇”、“中国红木产业之都”、“中国家具行业优秀产业集群”三块国家级品牌,在行业内奠定了牢固的领军地位,同时建立起的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如生产力促进中心、干燥中心等,攻克了源头上的技术难题,大涌红木家具因此跨江过海,遍及全国,为中国红木家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文化的力量

大涌镇党委政府一直主张并全力支持企业强化品牌意识、加快文化建设步伐。政府主动承担行业重任,主导起草修订《深色名贵硬木家具》行业标准与《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特别是在2012年获“中国红木产业之都”后,便以该荣誉称号评选镇内名牌产品,深入推进名牌带动战略,推动文化引领产业。如举办多年的“大涌红木展”升级为“中山红木展”,并且增加了“文化”二字,更名为中国(中山)红木家具文化博览会,这是大涌为践行“全域中山”理念所迈开的一大步。

大涌将红木家具定位为文化产品而非消费品。为此,与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等10个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并通过举办大规模、高水平的雕刻技艺大赛,不断挖掘散落在民间的手工技艺,提升大涌红木雕刻工艺的整体水平。尤其是“红古轩杯”设计大赛,自2008年开始,从一对一的院校赛事扩大到超过20所院校共同参与,目前已成为国内同类比赛中规模最大、赛季时间最长、发展最迅速的赛事。

大涌培训和积累了大量的资深工艺师和技术工人,拥有10年以上红木家具工艺从业资历的专才达万人以上,近年来获得红木家具外观设计专利量达600余件,作为一个区域品牌,“大涌+图案”商标荣获“广东省著名商标”。

包容的力量

大涌对外来文化和创业者非常包容,很多人对红木家具的认知由此而起,四面八方的技术人才蜂拥而至。有两个阶段最显著;一个是1983年到2005年间,大部分企业由本地人创办;从2005年至今,大批外来创业者加入其中,不少人经历了从打工—管理—老板的三个阶段,他们凭过硬的技术、丰富的管理经验、完成了第一桶金的积累。

有业内人士这样评价外来企业作用:他们年轻、有冲劲儿,给大涌带来了新鲜活力,他们的吃苦耐劳、脑筋活络、服务意识等,都促使本地企业奋起直追,正是本地企业和外来企业的相互促进,共同努力,才使大涌的红木产业发展更有朝气。值得称赞的是大涌企业家们,无论是大企业家还是小企业家,无论是本地的还是外来的,他们从来都不互相排挤,团结一心互相帮助共求发展,这与大涌红木产业发展至今天的规模不无关系。如今,大涌的外地企业已占一半以上,他们为大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一点,镇政府亦给予充分肯定。

大涌镇政府在政策上的一视同仁,让外来创业者没有了后顾之忧;经营上,行业协会和本地区企业都积极伸出援手,给予诸多便利和帮助。比如东成、地天泰等企业作为外来者,能在大涌扎根、发展并壮大正是基于此。故此,大涌能够吸引到来自全国各地企业家和投资者,也是源于这份包容。

创新的力量

大涌的创新与地缘上的优势密不可分。为了实现既定目标,政府带头,从源头上做起,他们首先从材质创新开始,遍访亚非,引入众多名贵硬木,由此实现了材质选择的多样化。材质与技术上的创新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设计创新使得中山又快人一步,他们摒弃跟风,结合地域文化并融入了现代家居概念,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让红木家具变得更加美观实用,把红木家具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创新设计是大涌红木家具的一面旗帜,作为广东沿海城市和侨乡,大涌人能够吸收外来文化并能深入研究,将优势为我所用,与地域文化和市场需求相结合,最后成就了自己的特色,这是中山家具创新走在行业前列的主要原因。如合兴、鸿发、东成、红古轩、太兴等为代表的企业,积极倡导古典(中)与现代(新)的结合,在传统造型基础上加入现代时尚元素,融入人体工程学和舒适感创新,因而出现了诸如“新中式”、“新古典”、“新广作”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红木家具的新款因而百花齐放、特色鲜明。

大涌在推广与展示上亦创造了几个“最先”:最先办家具展览、最先打出区域文化品牌,最先取得了“中国红木家具生产专业镇”等。可以说是大涌带动了其它产区的发展,因为有了大涌模式,其它区域才有了可参考模式,少走了许多弯路。

市场的力量

从发展上来讲,大涌红木家具是最先形成了规模化效应的产区,其涌现出一批市场开拓能力强、发展潜质好的骨干企业,上档次、具规模的强势企业居多,如鸿发、红古轩、东成、太兴等,因此成为了“中山红木”的代名词。大涌之所以能成为国内重要的红木家具产区,是因为其具有健康而良好的市场基础,培养了一批批的红木家具爱好者和忠实消费者,加上口碑相传,声名远扬海内外,企业家在此的发展才如鱼得水。

譬如在配套建设上,大涌镇政府目光长远,投入1500万元重点改造商家林立的岐涌路,大大强化了周边的商业氛围;与此相关和正在规划及建设中的项目还有今年动工的大南公路,其可跨过岐江河直接到达中山市区。凤凰路建设连接大涌、沙溪,然后接南外环延长线、广珠西线高速,区位优势由此得到大力提升。大涌鱼珠市场、红博城、镇区道路改造等改造项目,使得大涌商业区域更加集中,产区销售能力进一步增强。

大涌从2001年开始研发木材干燥技术,至2008年投入使用以来,已成功地将“现代智能控制装置”、“现代木材干燥设备”、“现代木材干燥技术”应用于热带硬木,研制了可干燥100多种热带硬木的自动化木材干燥装置,具有每年干燥4.5万立方米木材的能力。其建立起了完善的产业链和服务体系,成熟优越的市场环境为企业家提供了强有力的发展保障,整体市场因此形成了规模化、专业化、科技化和现代化集群发展领先态势。

转型的力量

大涌镇政府积极打造红木产业链,完善上游产业。比如,引进了广信和鱼珠大型木材市场。这两项举措确保了大涌红木产业的发展基础,对地区优势发展提供了良好帮助。大涌现已被中山市政府列为“产业转型升级示范镇”,这在中山乃至广东还是第一家。中山市红木家具行业协会又将大涌、沙溪、三乡等区域的企业进行了重新整合,成为中山企业抱团作战的一个新平台。种种举措拉开中山市红木家具产业整合的大幕。

作为“红木家具文化产业园”核心工程项目“中国(大涌)红木文化博览城”,项目以国家5A级景区设计规划,总投资48亿、总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首创集文化博览、旅游体验、商贸购物等高端红木商业综合体,作为2014年省、市级政府重点建设项目及红木产业转型升级力作,预计在2015年完成一期建设和招商工作并投入使用。此项目将通过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全面挖掘红木家具的内涵,将中国红木家具文化发扬光大。

毋庸置疑,红博城将对大涌红木的商贸氛围的提升具有重大推动作用,有力升级大涌红木品牌的深度和广度,强力带动红木产品销售能力,其与陶瓷、书画、茶道等相关文化产业相得益彰,是大涌产业升级的一次华丽转身。建设中的红博城,将红木文化与工艺产品引进来,打造出一个类似于“宜家”的红木消费模式,使不同层次的消费者进入后都可以找到自己中意的产品。(陈雪聪∕编辑)

标签:

相关推荐

/ focus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