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行业黄金媒体

热门搜索:戴为红木红桥红华行红木大家之家

您的位置:品牌红木网 >> 资讯中心 >> 红木人物访谈 >> 正文
木雕诠释人与自然
——工美大师王国华谈海南材料艺术创作
2014/07/12 | 来源:海口晚报
[摘要]在海南省工美2014春季拍卖会和预展中,著名雕塑家、工艺美术大师王国华的几件作品,因独树一帜而备受关注。

日前,在海口举行的海南省工美2014春季拍卖会和预展中,众多以沉香、黄花梨、阴沉木等海南特色材料创作的各种雕刻艺术品纷纷亮相,著名雕塑家、工艺美术大师王国华的几件作品,因独树一帜而备受关注。他以海南本土材料创作的作品,既能读出禅意,又能引起人们对呵护大自然的思考。昨日,王国华接受记者专访时,坦露了自己的艺术追求和创作理念,并表达了骨子里对海南的热爱。

著名雕塑家、工艺美术大师王国华
著名雕塑家、工艺美术大师王国华

被海南黄花梨绊住了脚步

王国华最早一次来海南是在1999年。那时海南雕刻艺术几乎是空白,省会海口在此方面显得“很荒凉”。在2001年一次偶然机会,朋友邀他去看一堆黄花梨,料很漂亮,海南黄花梨的材质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随着海南黄花梨价格的不断上涨,王国华开始了深层次的思考: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这类名木,不能为了利益而破坏现有资源,做艺术品不能偷工,但应该会用料。

此后,常住老家福建的王国华把海南当作了第二故乡。回想当初,他是为了试验会不会最有效利用海南名贵材质,而致力于要做个艺术家表率,不“暴殄天物”,“如今看来,却是海南黄花梨绊住了脚步,让我不断来海南逗留!”让王国华难忘的是,他获得了一项难得的荣誉———首批被授予“海南省工艺美术大师”。

观展者欣赏自然形木雕作品《禅思》
观展者欣赏自然形木雕作品《禅思》

作品“和谐”力量震撼人心

自然形根雕《禅思》,是用黄花梨枯烂的根、火烧过的材料,以“禅”和“蟾”谐音,借助“刘海戏蟾”的形象典故,引起观者对大自然的馈赠更深层次的思考。

黄檀木木雕《道行天下》
黄檀木木雕《道行天下》

黄檀木木雕《道行天下》,借助顺势雕凿的古代智者的头部形象,告知如今人们要懂得优秀文化及先哲思想。

荔枝木木雕《和谐共生》,从命名和借助天然主干与丛生根系营造的达摩形象,更为直观地表达人类生存的空间需要和谐有序的社会状态。

荔枝木木雕《和谐共生》
荔枝木木雕《和谐共生》

在海南省工美2014春季拍卖会展览上,王国华的几件作品不仅吸引眼球,而且好评如潮。作品所用均为海南材质,充分展现了海南特色,更为重要的是,每件作品中都包涵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恒大命题。作品尽最大限度保留天然趣味,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雅趣,给人宽广的想象和思考空间,“和谐”力量震撼人心。

独享快乐品味人生

“尔为名木而疯狂,吾为朽木而尽责”。这句话足以表达今年62岁、从艺30多年的王国华,对工艺美术情有独钟的挚爱。

搞艺术很寂寞,创作时孤独,展览时热闹。在这些方面,王国华将个人感悟总结成一句话:痛苦人生、品味人生。无论在什么条件、什么时代进行艺术创作,都要坚持,他身边曾有10多个同行,如今只剩他一个人走在雕刻的道路上。

“我们做手艺的,不如卖作品的,而卖的人不如收藏的,自古以来如此!”王国华对朋友这样说时,已作为创作者在独享一份自己的快乐,这就是他看重的品味人生。

王国华说,他每天都在与木头对话交流。他认为万物均有生命,每块材料都有灵魂。“离开你,我可以活;离开这活儿,我没法活了!”这是王国华跟他爱人开玩笑的话。他认为,上天给他天赋,他就应学到老,做到老,为让木头会说话,他此生都乐此不疲。(梁晓珩∕编辑)

标签:

相关推荐

/ focus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