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31 | 来源:瑞丽江网
[摘要]2013年8月5日,通过多方努力,在省、州科技部门的支持下,“张齐生院士工作站”在云南瑞丽揭牌,成为全国红木文化产业领域建立的首家院士工作站。
“张齐生院士工作站”在云南瑞丽揭牌
云南瑞丽是中缅贸易最大的陆路口岸和东南亚、南亚红木资源集散地。近年来,瑞丽市委、市政府确定了木材加工业的发展方向,把以红木家具为代表的红木加工作为优势特色产业来打造,推动产业“模块式”集聚。
观念转变 角色转换
短短五年时间,瑞丽红木产业异军突起,以超常规的发展方式和发展速度,完成了由名贵木材“中转站”向西部“红木之都”的角色转换,一跃成为云南最大、中国西部最具竞争优势的红木家具和红木工艺品产销集散地。目前瑞丽大小红木加工生产、配套厂商已发展到70多家,规模以上55家,从业人员4000多人。瑞丽红木产业初步形成了原料进口、设计创意、生产加工、展览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瑞丽红木已成为继“瑞丽珠宝”之后又一张闪亮的区域品牌。
近两年来,瑞丽市的红木企业各显神通,推动了整个产业集群的跨越式发展。有关人士介绍,瑞丽红木原材料,全部依赖于进口,随着木材价格上涨和资源日渐匮乏,直接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影响了红木家具产业可持续发展。因此,以企业为平台,引进专家人才,加大对红木产业的科技支撑,以专家、人才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带动德宏红木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显得愈发重要。
红木产业催生“院士工作站”
2013年8月5日,通过多方努力,在省、州科技部门的支持下,“张齐生院士工作站”在瑞丽揭牌,成为全国红木文化产业领域建立的首家院士工作站。
“红木院士工作站”所承担的《红木关键技术项目》,在院士工作站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下,真正实现现代科技改变传统产业,建立了产、学、研的科研模型,为开发开放试验区提供了科技创新,提升了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极大地加强了企业关键技术研发能力,使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院士工作站”是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为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帮助企业提高科技支撑和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而开展的一项活动。其主要任务是以企业创新需求为导向,以企业研发机构为依托,以产学研合作项目为纽带,引导省内外院士专家及其创新团队向企业集聚,为攻克企业核心关键技术,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培养企业创新人才,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持。
新技术带来新产品
此外,在红木资源稀缺、价格高昂的今天,如何能提高木材利用率,提高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如何引进专家人才,加大对企业的人才、技术支持,帮助企业解决技术和科技创新,是业内人士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通过加强科技应运和创新的探索和努力,目前,影响红木家具质量的首要因素是水分湿涨干缩,水分处理不合格的红木家具会产生涨缝或变形,严重的甚至还可能出现开裂。因此,木材干燥技术的提升不仅缩短家具生产周期,更是保证家具质量的关键。针对这一影响质量的难题,瑞丽一公司高度重视红木干燥工艺与技术的提升,引进全自动控制的蒸汽干燥窑,建立了现代木材干燥示范系统,应用模糊智能化控制技术实现干燥工艺的监控取得了明显成效。此外,通过与高校的科技合作,开展了热泵除湿干燥、真空干燥技术、微波与真空干燥联合技术等方面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也将很快应用于生产。(梁晓珩∕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