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行业黄金媒体

热门搜索:美联苏阳红恒达木业东遇家居

您的位置:品牌红木网 >> 资讯中心 >> 红木行业新闻 >> 正文
人才缺失影响红木家具产业升级转型
2014/03/20 | 来源:中国建材网
[摘要]人才的缺失,会不会影响大涌的红木家具升级转型?记者试图通过走访大涌的家具企业、相关行业协会、大涌镇政府,梳理出2014年大涌红木家具业的现状报告。

最近几年,广东省中山市大涌镇红木家具业发展中开始面临各种问题:原材料越发稀缺、雕刻人才面临匮乏、行业期待转型升级……有鉴于此,记者试图通过走访大涌的家具企业、相关行业协会、大涌镇政府,梳理出2014年大涌红木家具业的现状报告。

人才的缺失,会不会影响大涌的红木家具升级转型?当前中山是否有动作解决人才稀缺这一问题?中山市家具商会会长、中山市红古轩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赤宇则表示,目前中山红木家具行业技能型人才逐渐减少,创新设计人才、高层次人才偏少且竞争力不强,专业性高端人才匮乏的现象严重。

企业:引进机器设备也难取代工人

关于中山大涌的木工“招工难”问题,近年来就多次见诸报端,此后陆续有太兴家具、东成家具、红古轩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着重培养木工专业人才。然而,远水仍然解不了近渴,在木工月薪上涨的情况下,已有不少企业选择了购买机器设备,代替木工雕刻。大涌知名企业东成家具相关人士介绍,大概在2012年,该公司购买了6台机器,取代了工人雕刻一些简单的工序,“一台机器的工作量大概等于5-6个人的工作量。”机器设备永远不能取代工人,一些精细的工序仍然要人工亲自去收拾和打磨,现在“车间木工月收入1-2万元很正常,但仍然面临着招不到人的困境”。

从长远来看,在浙江东阳制造的家具,运到中山来销售,实则有利于推动中山大涌的产业从制造业往总部经济方向发展,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但太兴家具相关人士也曾表示,红木家具人才的缺失,将会导致红木家具行业产业链的断裂,不利于该产业长久健康的发展。

解决:研究院、产学对接多途径培育人才

面临缺人窘境,大涌多家企业都在尝试自己的办法。3月15日红博会开幕当天,由中山市东成家具有限公司发起筹备的广东省东成红木家具研究院正式挂牌,并在省民政厅办了登记手续。据介绍该研究院为非营利机构,主要开展红木家具新产品研发和工艺技术开发、红木家具公益类论坛、培训的举办等等,为红木家具的技术人才提供动力支持。为让研究院得到持续发展,东成将每年投入100万元的项目支持资金。

在此之前,包括东成家具、太兴家具、红古轩在内的3家企业也牵手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区别于过往的产学研对接形式,研究院不仅将高端人才直接“引进来”,还建立了常态化的研发、培训等机制;不仅会把研究院的成果应用于东成的发展,还将为行业培养更多实用型创新人才,推动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

与红木家具研究院挂牌的同一天,红博城也成功将“凤凰”引入“鸟巢”,对中国国家画院国画大师杨长槐、潮州意溪木雕国家工艺大师陈培臣大师,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产学研实习基地入驻红博城开展揭牌仪式。

红博城董事长林孟礼表示:“一座城市的发展,可以没有大楼,但不可以没有大师。”他希望借助大师的力量,能够提振中山红木家具产业,让大涌红木在新的时期再次腾飞。

大涌镇政府:将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

谈到红木家具业人才缺乏问题,大涌镇政府方面回应称,近年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已经意识到大涌镇现存的人才问题,比如镇里没有自己的工艺美术大师。因此在大涌镇的积极争取下,中山市在2012年首次开展市级工艺美术大师评选,经过层层选拔,选出21位中山市工艺美术大师,并在去年红博会上正式颁牌。另外近年来大涌镇通过举办大规模、高水平的雕刻技艺大赛,不断挖掘散落在民间的手工技艺,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到雕刻艺术行业中来。

目前大涌镇制定了《大涌镇人才引进培养实施办法》及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将于最近正式发布实施。该办法将针对产业紧缺的各类人才,比如营销人才、品牌经营人才、工艺雕刻人才、设计人才、贸易人才、电子商务人才等,提出一系列的引进和培养政策。如鼓励工艺美术大师在镇内设立雕刻工作室、整合培训教育资源等,还将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康菊香∕编辑)

标签:

相关推荐

/ focus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