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行业黄金媒体

热门搜索:东邦红木清韵红木东方荟美联

您的位置:品牌红木网 >> 资讯中心 >> 红木行业新闻 >> 正文
红木家具的震动:从疯狂原材到收藏级家具
2013/10/08 | 来源:搜狐艺术
[摘要]公约、税收和改革对红木市场的震动, 让红木原材的狂热者加速了囤料的进度,而红木家具的保值功能开始往收藏品靠拢。

“普通”红木品种的逆袭

潘杰刷爆了10张信用卡,买了一箱碎木头。

2013年8月中旬,刚下飞机不久的潘杰就赶去迎接他从海南发回的物流——一箱碎木头,并且下午5点钟开始在微信朋友圈中直播到货后开箱的过程,下午6点半他的店里已经聚集了4名客人。这些客人多为其他行业的经营者,在一堆散发着海南潮味的碎木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块儿。看似貌不惊人的碎木被潘杰“开窗”——打磨抛光后,精美的榴花显现出来,这是上百年木材特有的花纹。想要做壶、开手串的顾客会比划着一块料可以开几串珠子,做几把壶,这样的需求就要挑选实心的木头,花纹要好。也有的顾客在乎的是整体形象,如果它很像一条龙,那么空心的也无所谓。潘杰帮他们指导琢磨“开着窗”。不到两个小时,卖掉3块木头,每公斤3500元到5500元不等,每块都超过10公斤。

潘杰买卖的这些木头是海南黄花梨中的糠黎。海南黄花梨分为两种,一种是油黎,其特点是颜色较深,比重大,密度好,油性强,但纹理一般;颜色主要是深褐色、紫色,有些接近黑色;主要产于海南的西部,比如昌江、乐东、白沙一带。另外一种是糠黎,其特点是颜色较浅,比重和密度稍差,油性也稍差,但纹理漂亮;颜色主要是浅黄、金黄、浅褐色和红褐色;主要产于海南的东部和东北部,比如三亚、海口一带。

在2005年海南黄花梨价格高涨的时间里,有专家告诫买家,海南黄花梨中的油黎才是有价值的,不要混淆糠黎和油黎的概念。这种价值观,在逐渐稀缺的红木原材市场中,迅速被颠覆。

不仅如此,5年前专家还在指点购买者不要混淆越南黄花梨与海南黄花梨,连当时最为大众的红酸枝都比越南黄花梨贵。2008年越黄小料约每公斤80元;到今天,同样的小料要每公斤1500元到2000元。2008年,由圈椅、茶几组成的越黄三件套,独板货只需要6000元;现在,同样的东西要花费60万元。

海南黄花梨因为资源稀缺,市场的空缺迅速被与其相似的木料替代,其中最相似的越南黄花梨已经经过了几轮高涨。除越南黄花梨外,与海南黄花梨最相似的就是大红酸枝。

红木市场的复杂,从原材就开始了。这些木种的价格与他们本身的品质并不成正比,有一些品质上乘的品种因为缺少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关联,在中国市场并没有很好的价格,这与总量无关,也与任何法律条约无关。所以说,红木家具,尤其是红木家具的原材料市场,不是说质量好,价格就高。红木的原材市场就像股票,每支股都无法轻视,至少在此刻,涨势最好的是红酸枝。

公约、税收和改革对红木市场的震动

根据记者的调查,红酸枝家具在北京、上海、广东、山东等地普遍上涨30%—50%,比如一个大红酸枝独板罗汉床在2012年5、6万元就可以买到,在2013年则需要10万元以上。据商家反映,过去几年,红酸枝的原材价格保持在每吨8到9万元,在2013年则增加到每吨15到16万元;制作家具的工匠年薪,比如去年只需要10万元,而在2013年,则涨到12到13万元。

在清代,红酸枝与海南黄花梨、紫檀木同样是清宫家具的主流用料。在红木树种的系列中,海南黄花梨与紫檀是最顶端的,价格与品质都是如此;鸡翅木等虽然属于这个行列中相对低端的木材,但因为漂亮的颜色和花纹,也广受市场关注。红酸枝一直以来都处在市场的中游水准,拥有最为广大的消费群体。在海南黄花梨和紫檀日益稀缺的形势下,红酸枝被推向了新一轮涨价的风头浪尖。有人认为,红酸枝这次涨价是因为其价格还存在一定空间,是补了前几年没有涨到的那部分,在涨到一定价位后,就有可能是其它替代木种再进行下一轮疯涨。

2013年6月12日,是红酸枝等红木原料进出口贸易复杂化的一个节点——《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以下简称CITES公约)在这一天开始执行,微凹黄檀、中美洲黄檀、伯利兹黄檀、交趾黄檀、卢氏黑黄檀这五个原材品种已经由附录Ⅲ升列至附录Ⅱ。这就意味着如红酸枝等这些市场上的主流红木的进出口贸易更加严格。在原材总量本身就少的情况下,限制交易让这些木材的未来走势变得扑朔迷离。

中、南美洲的分布国严格控制微凹黄檀、中美洲黄檀和伯利兹黄檀的采伐和出口。如果没有取得国家濒管办核发的进出口许可证,私自从境外发货,常常会被退运、查扣或没收。目前泰国、越南、柬埔寨和老挝等4 个交趾黄檀也就是红酸枝的产材国已明令禁止采伐和出口野生来源的交趾黄檀,这会让木材商在境外收购和进口野生来源的红酸枝变得极具风险。如此这般,原材料的价格在短期迅速上升,而家具也在顺势提价。

价格高涨的重要原因还包括东南亚各国当地政府的监管和控制,正如中国正在从制造大国转型为自主研发的产业之国,东南亚拥有资源的各个国家,也希望增加他们的稀缺资源的附加值后,再出口到中国等消费大国。所以原料的稀缺只是相对而言,更多的则是原料国的转型。海关要求出口的是成品或者半成品,要在国内加工之后再出国。在海关监管甚严的时间里,会有中国人在红酸枝、紫檀等原材的顶端挖个洞,佯装烛台进口到中国。

除此以外,税收的提高也是令红木家具商涨价的重要原因。以交趾黄檀,从原来海关核定征税价3900美元提高到15000美元,原来的二线红木如花梨木由原来的500美元提高到1500美元。

这些变化都让红木原材的狂热者加速了囤料的进度。

难以辨别的红木家具

“CITES公约”生效之后,红木家具厂陆续涨价。对于购买者来讲,基本需求还是自用,很少会有人投资新做的商品货,“水深”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

想要挑选到质量上乘的红木家具需要一系列复杂的鉴别,看似同样材料和形制的家具价格动辄相差几十甚至上百倍。一旦经过多层加工,附加值提升的同时也增加了骗局的环节。比如红酸枝中老挝红酸枝的价格要比缅甸红酸枝高出10倍左右,缅甸酸枝的原木价格是每方6000到8000元,而老挝红酸枝的一方原木价格可以达到10万元。事实上,真正的老挝红酸枝很少,商家会把质量看上去不错的缅甸红酸枝称作老挝红酸枝。同样是红酸枝却分为交趾黄檀、巴里黄檀等6个树种,其中交趾黄檀价格最高。

除原材料以外,红木家具还有独板和拼板之分。 所谓独板就是用一整块木头做成的板材,而树木生长成材又需要很久的时间,所以相对稀有。尽管有人指出越是独板越容易开裂变形,然而在红木家具业,独板红木家具还是有着非常昂贵的价格。

独板的大红酸枝家具,要比与其他木材拼接的家具贵10倍左右。这其中还有“一木连做”等细分。“一木连做”是古典家具采用的一种传统工艺,在某些家具的腿、束腰、牙子围板等部位采用一根木头制成。用一块木料制作家具,可使线条更优美,结构更合理,更加牢固,但也更加费工、费时、费料。

因为家具厂要减少料的囤积,增加产品的流通,作为家具制造非常重要的烘干环节往往被节省,这样做的结果是,在南方潮湿环境下制造的家具一旦到北方就会开裂变形;同样,在春夏季节制造的家具,到了秋冬季节则无法坚持本身的品质。

2013年2月1日,强制性国家标准《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正式实施,红木家具必须配备一书、一卡、一证,即必须配备一份产品使用说明书、一张产品质量明示卡和一张产品合格证,方可上市销售。按照规定,产品质量明示卡应明示的内容至少包括产品执行标准、产品名称、主要用材、产品保修等信息。 不过,由于缺乏第三方监督,该标准在具体实施中问题仍然较多。虽然多家厂商在防伪标识上都加大研究,比如使用条形码、在家具表面雕刻编号或盖上权威鉴定机构印章等,但是这些方式很容易被仿冒和替代。

对于目前的红木家具市场,质量还只是最基础的,更大的问题在于千篇一律仿明清的造型,这只能让红木家具的保值功能停留在原料阶段,对于收藏,则毫无意义。

如何让红木家具回到当代

上海买家李平厌倦了红木家具市场的雷同,开始自己行动。李平是一家大型工业企业的董事长,三年前,他因为玩玉,接触到展示玉雕的底座。有种底座漂亮之极,也价格昂贵,这就是紫檀。出于投资的考虑,李平开始购买紫檀,从之前每吨56万元的精选料到每吨300万元的老料,还特别购置了仓库。不管紫檀价格怎么变化,李平就把料放在那里,一直都没有卖也没有使用。他对6月12日生效的“CITES公约”没有关注,但对于目前的他来讲单纯的囤料投资概念已经开始转化。他希望可以买到一些传世的红木家具,又可以符合偏欧式的装修,和别人的家具能有些不一样,这在上海的购买难度极大。

于是他自己购买的那批紫檀料被激活。李平请来好的工匠,在研究明清制式的基础上,考虑自己的需求——椅子的坐面镶上了鳄鱼皮,靠背是欧洲风琴的纹样。在自己设计家具的过程中,李平的投资思维发生了转变,经过思想和手工的家具,附加值远远高于紫檀原材。而制作红木家具过程中获得的认可和成就感也远远高于对料的囤积。

他有了把家具传世的想法,注册了“李平小叶紫檀”的品牌,创作出紫檀的酒柜、茶盘等符合现代需求的作品,有的柜子还用了滚动门,结构来自于自己做工业产品的经验。除了设计,他还有了自己独树一帜的销售风格,店面永远只做展示却不开门。这样的特色受到极大欢迎,虽然风格混搭,个别家具还很欧式,却很受南方和山东等地古玩商的欢迎,另外就是企业老板,很多买家都成为他的粉丝。

如李平这样,把自己以往的经历经验和现在的需求注入到红木家具中的人,在南北方都在萌生,但更多还处在摸索与试探的阶段。

中国红木家具再次兴起之时,“文人”在中国几乎已经不复存在,红木家具在仿制中发展了几十年后,企业主和设计师进入红木家具的创作中,在目前以经济为中心的时代里,商界的经营者们主宰着中国大多数人的审美,他们的需求,也成为中国主流的需求。

或许在未来,会有更多人加入到红木家具的创作中来,只有如此,我们才会拥有与明清家具一样的经典。

从原木的疯狂到家具的演化,我们应该如何判断红木家具市场的未来?(梁晓珩∕编辑)

标签:

相关推荐

/ focus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