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行业黄金媒体

热门搜索:友联·为家木缘红木居典红木巧夺天工红木

您的位置:品牌红木网 >> 资讯中心 >> 红木行业评论 >> 正文
杨燕:打造京作家具典范 振兴红木家具产业之路
2013/09/16 | 来源:新华家居
[摘要]面对上等红木材质稀缺的状况,许多专家对红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一事都有了相应的危机感,红木家具明天的命运又如何?杨燕女士认为红木的未来只会越来越红。

面对上等红木材质稀缺的状况,许多专家对红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一事都有了相应的危机感,红木家具明天的命运又如何?中国红木家具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京作红木传承人杨燕女士称:“红木的未来只会越来越红,随着人们对它重视程度的提高,消费群体的层次和理性程度也在攀升,有朝一日红木一定会成为阳春白雪,变成家具中的奢侈品。”

价值“红”——文化决定价值

“一部分人能够认识到红木内含的历史文化意义,也有想买的心理驱使,但是每次走到卖场,都会止住脚步,为什么呢?大家总觉得贵,有这样的心理就说明了我们对红木价值没有真正的了解。”

“红木家具是中国传统特色文化艺术体现的一种方式,升值空间不可估量。”杨燕介绍,“2000年是红木家具的节点,在此之前欧式家具价格略高于红木家具,现在再拿两者相比却是天壤之别。2000年至2013年,在这 13年的时间里,红木整体价格翻了十倍。”很多行内人士并没有预料到红木会有如此之快的增长势头,“六年前,有一批黄花梨,2.8米的长度,当时买35万一吨,行内人都觉得太贵了,那批原材料放现在买500万都物有所值。”杨燕感叹道。

紫檀、酸枝、黄花梨、金丝楠等如今价格上涨势不可挡。以红酸枝为例,抢购的商家越来越多,而原材料数量有限,红酸枝价格的上涨浮动各位厂商有目共睹,“今年4月我一次性购买进了425吨红酸枝,当时有一种要涨价的想法,但是并没有什么特别震惊的消息,直到6月,危机感袭来,材料疯狂涨价,国际禁止红酸枝交易。”在此之前皇林苑每年有1000吨的红酸枝用量,特殊情况出现后,杨燕组织所有员工清点所有材料单、核算所有用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材质“红”——原材料稀缺决定价格趋势

“红木是一种无污染的材质,上世纪90年代起,人们开始买卖欧式家具,认为欧式家具实质就是实木家具,其实不然,这也相对于红木的本身属性给人们一定的启示。”

随着人们对红木家具认识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选择中式家具,而近年来,大家刻意强调木种的珍贵性,导致家具因木材不同,价值也有了巨大差异。材料已经成为标榜红木价值的核心要素。海南黄花梨已经极难在市场见到了,小叶紫檀也已面临资源匮乏的现状。“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中式古典文化,以及意识到红木材质稀缺性和价格上涨因素,红木家具越来越‘红’。”

针对红木珍惜木种资源稀缺的状况,国家相关职能部门、红木相关组织对树种的范围和保护措施都做了规范调整。“虽然有新的替代品出现,但是毕竟意义不同。”杨燕认为,只有“皇族血统”的东西收藏起来才更有价值,像大叶紫檀、小叶紫檀、红酸枝、越南黄花梨、海南黄花梨、金丝楠这些金贵木种,人们愿意去追捧它们,和历史血统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品类“红”——京作家具堪称“佼佼者”

“我认为京作家具是所有品类当中最具典型性的红木家具,不论从型、材、艺各个角度讲,都是红木家具中的佼佼者。”

红木家具尤其京作家具由于从明至清,各朝代皇帝都对它十分重视,“皇帝所用东西十分讲究,都是精挑细选的工匠、材质等,不得有一丝马虎。明代作品线条美,清代在继承线条美的特点外,将大气、厚重的元素添入,丰富了京作家具的浑厚之感。历史更迭对京作家具技术外观的改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朝皇帝的威严往往需要在坐具中得以体现,作为一国之君,能不能把江山坐地稳,看的就是坐具是否厚实稳重,京作家具也是随着国君的需要而展现自身的价值。从很多清明家具书籍中会找到京作家具的模板,说明了京作家具的代表意义,我个人也钟情于京作家具。”

即使再优秀的作品也需要在时代的进程中平衡创新与传统两者的关系。“京作家具是在创新变化的,但不论如何创新都要有度去衡量。”杨燕介绍说,京作家具器型上不能改变,要保持作品的神韵和气质,而花型上可以稍作调整,以前的家具雕刻会占满所有空隙,现在工匠们开始接受新思想,将版面三分之二画图,空余三分之一,给人们留出想象的空间,这样不仅降低了工匠工作量,而且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心理需求。(陈敏仪∕编辑)

标签:

相关推荐

/ focus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