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17 | 来源:青年时报
[摘要]不同的木材有它独特的秉性,就好像不同性格的人,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对待。
“你在抚摸它的时候,会被上面的生命年轮感动。不同的木材有它独特的秉性,就好像不同性格的人,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对待。”
爱看日剧的魏力,自称“木头君”。他说自己小时候爱爬树,喜欢听鲁班的故事,收藏了一大堆木头铅笔……最近,他更是跟木头“杠”上了,做了很多木头首饰,还有木头名片、多功能木头书包、钱夹、名片盒、电脑键盘贴之类的木制生活用品,甚至还有《盗梦空间》里的木头陀螺。
公务员or艺术家
木头君本名魏力,要说他之前做过的职业,实在要兜个大圈,做过公务员,在城市规划局朝九晚五地上班;干过销售,在好易购做产品推介;当过摄像,拍摄过类似洋河蓝酒、三星手机、爱国者电脑之类的著名广告片。如果不是两年前来浙江杭州时无意中迷上手工木制品,现在他或许是优秀的公务员,或者是混在北京某个厂房艺术区里的艺术家。
而现在,他怀着那颗爱折腾的心,时而出现在某个名品店门口拍微电影,时而又隐匿于某个小作坊里玩木头。

精心打磨的紫檀木复古化妆镜
魏力的木头生涯纯属意外,两年前的某个星期日,他在杭州一家手工创意小店里定做了一个刻名字的木制杯垫,拿到手以后,他觉得很粗糙,就想自己做一个。于是买来皮料和工具,通过网上查阅资料自学成才,此后便一发不可收。后来把自己的手艺活晒到了微信朋友圈里,还开了个和木友交流的微博“我们爱木头”,一时间引来众多粉丝爆顶,还有许多人想要买,但被他委婉拒绝了。不过到了最后,大部分东西也都被朋友给“扫荡”了,“关系太熟了,也就不讲究‘文明礼貌’了”。
为了更自在地玩木头,他还特地在凤起路找了间出租房。当时通过朋友结识了一位资深木友,两个人成立了一间工作室一起鼓捣木头,也承担了从设计到制作再到销售各个环节的工作。上一秒开着电脑画画做设计的魏力,下一秒可能就要换短裤T恤去搬货了。仓库跑跑,木材厂逛逛,加工厂待待,和渠道商打几个电话,其间还穿插着他的本职工作——拍广告。
打磨木作VS打磨自己
魏力一直坚持自己所接触的是“木作”而不是木工。木作可以理解为用木头去创作,而木工只是制作工人。玩木头不到两年,大大小小的作品做了近百件,其中却没有一件相同的作品。这也许就是木作与木工之间最大的差别。
要说男人爱木作,那是有故事可寻的。从木匠鼻祖鲁班求艺,到明朝“玩物丧志”到能手工制床的皇帝朱由校,男人的手作,可以感怀本色。
木头君最迷恋的是打磨过程,“你在抚摸它的时候,会被上面的生命年轮感动。不同的木材有它独特的秉性,就好像不同性格的人,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对待。”魏力刚开始也是抱着玩玩的心态,之后才发现这是个无底洞,“因为你发现永远都会少工具,一点点添置起来后,就会越来越迷恋这种手工制作的仪式感和木材独有的原始味道”。
在木头君看来,木头是有生命的,会呼吸,而当我们把一件木作品买回家,使用它,它其实一直跟着我们成长,随时间季节,或许色泽会改变,亮度会更好。这种变化能记录人生某一阶段的生活历程。
“打磨木作,其实也是在打磨自己。每一块木材都有它的前世今生,我在抚摸和打磨的过程中试图去了解它的过去,也在小心地改变它们的未来。”现在,木头君最开心的事就是人家乐意花钱把他的作品买走,然后一直用起来,用好多好多年都不丢。
自然+诙谐=“木欣欣”
“八心八箭、九心一花”,如何把钻石切割工艺用在朴素的木头上,就是魏力最近正在钻研的创作——“木头钻戒”。

独一无二的花梨木戒指
木头君的木头不是一般的木头。事实上,他已经做了很多包括红木戒指、紫檀木字母耳钉、花梨木雕花耳环在内的木作首饰。
玩木头的时间还不到2年,他不仅木工活的手艺精湛,奇思妙想的小创意也源源不断。比如杉木板手工打造的爱心时钟小木屋,就是由一节小木桩引发的浪漫,木桩的主体部分被魏力雕刻成了爱心形,化身作承载爱意的时间小屋,实用又温馨;比如用木头做成的iPad支架,就是他有一次躺着看电影时,想到要为枕边的iPad也找一张和他一样的“木床”;他还利用木头的导热性和自然纹理,制作了各种小清新木片杯垫,又或者利用树枝本身许多突兀的枝节,为女孩们设计出了树枝首饰架……魏力的每样设计都很自然,都顺理成章,尽量保持木材本身的原始质感,不会给人别扭和突兀的感觉。
当然,最具吸引力的是无所不能的定制。木材任选,只要他能捣腾来;款式任意发挥,只要你想得出来。所以,他也接到很多稀奇古怪的订单:曾有一对小夫妻找他定做情侣木碗,还有一个女孩让他做对“H”形的耳钉,后来因为实在受欢迎,魏力索性设计了一个“H”系列,当然他声明不是爱马仕。你非说是山寨他也无所谓,只是山寨得很花心思。木头君的理念是——一本正经地诙谐,工作和生活都一样。
最近,魏力正在筹建网站专卖自己设计的木头产品,想把文艺范儿做成商业的事。品牌名字已经想好了,叫“木欣欣”。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借陶渊明《归去来兮》中的句子,他希望自己一手创立的木作品牌,可以很快成长得草木茂盛,未来可以细水长流。
对木头君来说,“经营得怎么样”的问题,或许露骨了些,“起码现在还可以靠制作广告赚钱,然后拿赚来的钱,养活自己的理想,‘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秀”个性
从何处获取设计灵感?
一旦兴致来了,我会把所有木材堆在一起,尝试各种搭配和组合,磨啊锯啊一直折腾到到凌晨三四点也不知疲倦。对待从各个角落里淘来的、换到的、捡来的“宝贝”,我和搭档的态度一致:顺其自然。没有合适的想法,宁可让它们一直在家里等着,直到某日灵光一闪或者突然遇到合适的组合材料,我们才会最终完成一件完整的木作。
木材与作品之间有什么讲究吗?
每一样木作的构思初期,我们都要根据其不同的功能、尺寸,为它们寻找最合适的材料。比如胡桃木手感好,用来做MAC BOOK 键盘贴,珍贵的紫檀木适合做体积小的耳环、戒指、挂坠,我最喜欢老挝黄花梨那股淡淡的花梨香味。另外,除了用途,木材本身的天然纹理也有不一样的魅力,有麦穗纹、蟹爪纹……学问非常之多哦。(梁晓珩∕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