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行业黄金媒体

热门搜索:雅仕轩森木家具御乾堂地天泰国风

您的位置:品牌红木网 >> 资讯中心 >> 红木行业新闻 >> 正文
震后芦山如何重振乌木艺都根雕业?
2013/05/06 | 来源:广州日报
[摘要]在“4·20”地震中,原本繁华的根雕一条街,却变成了废墟一片,随之受到重创的还有准备大力发展的乌木根雕产业。虽然地震对乌木根雕产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是商家们依然看好未来芦山乌木根雕业的的发展前景。


乌木根雕

震后芦山

震中乌木根雕产业损失2亿 专家预计半年后或可恢复

从四川雅安市驱车进入芦山县城,一条颇具地方特色的产业一条街让人印象深刻,在这条产业街上,到处都是半加工或者未加工的树根。

这里,就是芦山县最具特色的根雕一条街。

在“4·20”地震中,这条原本繁华的根雕街,却变成了废墟一片,随之受到重创的还有准备大力发展的乌木根雕产业。

由于芦山及其周边地区盛产乌木,被称为“中国乌木根雕艺术之都”。对于这场突如其来的震灾,一些商家表示将准备歇业2月“过冬”。据估算,此次地震造成该行业损失约2亿元。

芦山乌木根雕 地震之后亟须重振。

芦山地震后,所有穿过当地古典而又特色的根雕一条街的人,都不禁为在地震中受损严重的根雕商铺和雕刻作品而惋惜。

所见:根雕商铺展示平台被毁

在根雕街一侧的空地上,一些临时安置帐篷已经被搭建起来,不少附近的小商户以及加工厂的工人们都在这些安置帐篷内居住。

一些工人说,原先的根雕街上很繁华,来自国内乃至海外的根雕爱好者,都会聚集到这里来购买心水的作品,但是在地震之后,大量的商铺都遭到了严重损坏,一些商家店内已经成型的作品也被破坏,所以对于他们而言,损失不小。

记者看到,在根雕街上,随处可见硕大无比的树根,对于外人来说,这些树根并不起眼,但是对芦山根雕业内人士来说,这些树根就是财富。

芦山县博物馆馆长、四川工艺美术大师唐国富介绍,不仅是芦山县,整个雅安市地区,都盛产着独有的乌木木种,这些乌木资源恰恰是芦山县形成根雕产业的重要基础。

“这次地震,对于根雕产业来说伤了元气。因为根雕交易,需要展示平台,商铺被毁,对于大多数商家来说,失去了平台,也就无法正常交易。而那些购买者和爱好者也会顾忌到灾区,减少交易量。”唐国富分析道。

探访:大商户年交易几千万

在根雕街的中部位置,一幢耸立的根雕艺术馆“良友木缘”,格外引人注目。

相对于其他临街商铺而言,这间艺术馆的规模要大许多。不仅拥有一个四层高、单层面积在数千平方米的展示大厅,在展示厅的旁边,紧挨着一个大型的加工厂。几个工人正在艺术馆的门口,用木板将已经破损的玻璃大门封上。

四川自贡人余德斌,是这间艺术馆的拥有者。三年前,由于看好乌木根雕业在芦山的发展前景,他从原先从事的珠宝行业,转行进入了根雕业。

在买下了当地的一个工厂厂房后,余德斌将厂房重新改造装修,将其改建成为了自己的根雕作品的展示大厅。也正是这次改造,使得余德斌的展厅在地震中受损情况并不严重。他指着墙上的一道裂缝对记者说:“我这个楼房是框架结构,本身的抗震能力就比较强,我又在原本已经够粗的柱子外侧又包了一层,所以在地震中,楼体结构没有问题,只是有些小裂缝,加上一些玻璃碎了而已。”

“像我这样的规模,每年的交易额至少要在几千万元,才能维持下来。”余德斌告诉记者。

困难:物流阻靓根雕难运国外

虽然相对于其他小商户,余德斌的展示大厅得以保留。但是地震依然也给他造成了巨大损失。

“首先,客户肯定不会过来了。其次,对方已经付款的货物,目前也是运不出去。”余德斌说,目前他的手上有好几件作品要急着发货运到韩国去,但是由于地震导致物流业的瘫痪,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将货发出去。

余德斌说,他在清理完店中的损失后,就准备歇业两个月,算是“过冬”。之后,再看情况而定。不过,余德斌对于未来还是充满着信心,认为在地震之后,芦山会是一个崭新的城市,而根雕产业也一定会复苏。

余德斌介绍,根雕是芦山当地的一个特色经济,尤其是芦山当地的乌木品种金丝楠,是非常好的根雕资源,这也是芦山之所以会发展根雕业的原因所在。

对于根雕艺术,余德斌从自身经历而言,认为和以前所做的珠宝行业有相同之处,都讲究设计的创新性。他以展厅内的一个巨大的“老子问天”造型的根雕作品为例,这一作品,只有头部和手部是经过了人工雕琢。而身体部分,完全是依照树根原本的自然形态,加以稍稍修饰而成。

曾经:耗资4亿艺术城待动工

作为资深的根雕大师,唐国富见证着芦山根雕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唐国富介绍,芦山县里将根雕产业视作未来的重点发展产业,原计划在今年5月,总投资4亿元的根雕艺术城第一期就要破土动工,可是地震突如其来,打乱了这一产业的发展。

2012年11月,芦山县就被授予“中国乌木根雕艺术之乡”的称号;今年1月,“乡”变成了“都”,“中国乌木根雕艺术之都”的称号又被赋予了芦山县。

就在地震前一个月,第七届中国乌木雕刻艺术节在3月22日开幕。由于有了“乌木根雕艺术之都”的头衔,芦山县方面对于这次艺术节倍加重视,不仅举办了首届根雕艺术作品展、根艺劳动技能大赛等活动,而且还邀请了国内根艺专家、学者、工艺美术大师前来研讨。

唐国富说,芦山经过多年的发展后,成为了国内最大的乌木根雕基地,在参评“乌木根雕艺术之乡”称号的时候,很多国内的专家学者都来到了芦山继续考察,他们说,芦山拥有这么多的乌木资源、这么多的根雕作品,在国内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完全可以获评“乌木根雕艺术之都”的称号。

据芦山县根雕协会会长刘毅恒介绍,芦山近几年乌木根雕产业发展迅速,2010年实现年产值4亿元,2011年达到6亿元,2012年增长至10亿元。刘毅恒估计,这次地震中,芦山乌木产业损失了2亿元左右。

行情:四万原材转手变几十万

对于芦山县的乌木根雕产业的渊源,唐国富同样是了如指掌。他介绍说,雅安地区都拥有丰富的乌木资源,但是同样有着丰富的石材资源,在大约20年前,一些从事石材生意的人,开始将目光转向了乌木,并且成为了领头羊式的人物,从而带动了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一行业中来,并最终发展到了目前的状况。

更为关键的是,投资乌木产业所能带来的巨大的利益回报。

唐国富的一个学生,当年曾经以4万元的价格买下了一块乌木原材料,但是在仅仅过了几月后,这块原材料的价格就上涨到了数十万元。

“这仅是原材料的回报,把原料加工成根雕艺术品后,其价格更是无法估量,没有标准定价。”唐国富介绍说。

在芦山,关于乌木原料转卖挣高额利润、根雕作品拥有天价的案例,十分普遍。据说,一个根雕商人,在购买了两百多万元的乌木料后,转手挣了一倍。另外一个根雕商人,将一块乌木加工成了中国古典家具中的圈椅,有企业家从400万元一路开价到800万元,都没能够将其买下。

未来:半年或恢复震前水平

对于未来芦山乌木雕刻业发展,唐国富曾经专门撰文,阐述根雕业的前景和展望。

他告诉记者,一方面,自己在人才的培养上,也做了不少工作。“我总共培养了八十多个学生,其中有四十多个到现在还在从事雕刻业,这里面有几个表现出众的,他们的作品在每次国内举办的一些评比,都能拿上大奖。”

另外一方面,他还认为,由于乌木本身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在未来,谁能掌握更多的乌木资源,谁就能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如果我有资金的话,我就会花上上亿元资金去购买乌木原材料,这才是有眼光的做法。”

对于未来芦山乌木根雕业的发展,刘毅恒则表示,虽然地震对产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是商家们依然看好芦山的发展前景,所以在半年内,有信心将产业恢复到震前的水平。(刘小娜∕编辑)

标签:

相关推荐

/ focus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