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行业黄金媒体

热门搜索:恒达木业青木堂御乾堂东方会典红木

您的位置:品牌红木网 >> 红木家居 >> 家居设计 >> 正文
老家具装点出的现代园林
2010/12/15 | 来源:中国古典家具网
[摘要]同里“静思园”,是闻名一时的国家4A景区。这座与“退思园”同居于一里的江南第一私园,正式开园于2003年9月12日,取名“静思园”,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创意,园主则是当地颇有名气的农民企业家、吴江新兴玻璃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金根。

       同里“静思园”,是闻名一时的国家4A景区。这座与“退思园”同居于一里的江南第一私园,正式开园于2003年9月12日,取名“静思园”,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创意,园主则是当地颇有名气的农民企业家、吴江新兴玻璃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金根。  
  上世纪80年代,陈金根用办企业的资金积累,旧城改造拆除的老建筑,各种砖雕门楼、厅堂楼阁、明清家具、奇石异峰应有尽有。经过近10年的准备,1993年,陈金根开始动工造园。起初,他的打算很简单,挖一个池塘,造一个曲桥,建一个亭子,给辛辛苦苦收集来的古建筑找一个合适的栖身之处。同时也是为企业营造一个文化氛围,提供一个洽谈业务时的休闲场所。
  静思园由苏州园林设计院和同济大学几位著名设计师指导建造,一期工程占地66亩,呈东宅西园格局,园林为“二湖一带”,即北面的镜湖、南面的小庞山湖和中间一带的“枕河人家”,水面占园林总面积三分之一以上。园中主要景观有鹤亭桥、小垂虹、静远堂、天香书屋、庞山草堂、苏门砖雕和盆景园、历代科学家碑廊、咏石诗廊等。其中,鹤亭桥是陈金根的得意之作,也是静思园的标志性建筑。此桥一改苏州园林“小桥流水”的风格,袭用沧浪亭的楼宇式飞檐翘角作为廊桥之顶。桥面步步高升的石阶与支撑桥顶的木柱,象征着主人艰难的奋斗历程。  
  天香书屋原名“楠木厅”,为明代建筑,此前为太湖西山后布村一殷姓大户所有。书屋内陈设明式桌椅,未加朱漆的两方楠木柁梁世所罕见。改名“天香书屋”,缘于陈金根对女儿的爱怜。  
  庞山草堂小垂虹的建筑风格与拙政园的“小飞虹”并无二致,但多了一层追忆吴江松陵镇外 “垂虹桥”的含义。垂虹桥最早建于北宋,号称江南第一长桥,曾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坍塌后的残桥至今仍是吴江一景。它是陈金根为其母所建,寓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陈母是庞山湖有名的重孝礼义之女,陈金根对母亲的这种美德敬重不已。 
  盆景园中桩龄最大者600余岁,铺地的花石拼出一个个喻义深刻的古代故事。历代科学家碑廊展示65位中国古代科学家的业绩,成为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咏石诗廊选择梁朝以来历代文人咏石诗50首,由30位著名书法家以正、草、隶、篆书写,镌石刻碑。 
  陈金根的“张扬”意识,更多地体现在对“石”的酷爱。“石为园之骨”,在他看来,一尊体态雄伟、造型别致的巨石不仅是鬼斧神工的天然艺术品,更象征着坚韧不拔、拼搏不息、顽强不懈的品格。  
  在静思园中,无论是门楼斗拱、画栋雕梁,还是隔扇花窗、亭台楼阁,大多是原汁原味的明清建筑,甚至那些地砖、石桥、石径,也有数百年的历史。穿梭在“静思园”的建筑构件间,仿佛行走在远古的历史隧道中,丝毫没有故意造作之感。  
  静思园建成后,受到各界好评。曾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称赞陈金根:“你为社会和人民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为静思园题词:“虽为人造,胜似天开;虽属私家,实为社会。” 
  静思园结束了苏州造园中断百年的历史,使苏州园林这棵老树上终于又绽出新的嫩芽。静思园建成后,参观的人群络绎不绝,三年多来接待游客已近百万人次。最近,静思园又通过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的验收,正式列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标签:

相关推荐

/ focus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