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10 | 来源:中国古典家具网
[摘要]12月初,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深入仙游、大城两地的红木家具生产基地,揭露了红木家具行业长期以来在红木家具中掺入白皮造假的问题。整个采访过程中,央视采用一贯的暗访手法,让这些黑心商家的不法勾当无所遁形。
事件回顾——60%的白皮料
12月初,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深入仙游、大城两地的红木家具生产基地,揭露了红木家具行业长期以来在红木家具中掺入白皮造假的问题。整个采访过程中,央视采用一贯的暗访手法,让这些黑心商家的不法勾当无所遁形。
在采访中,央视记者发现走访的红木家具企业中所制造的家具绝大部分都掺入了白皮,掺入的白皮在工厂工人娴熟的“化妆”技巧下,完全可以以假乱真,普通消费者根本无法分辨,而这样处理过的家具甚至在之后的几年内都不会出现掉色的情况。某红木家具工厂的工人称家具出产之前都是要“化妆”的,工厂负责人还声称“(家具)下面都是这样的,没关系”。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央视记者看到的家具大多都带了白皮,多的有七八块,其中最大的占到了整个零件的60%以上。
事件发展——生产基地停业整改 外地直营店照常营业
央视报道播出之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政府迅速展开拉网式大检查,对已授牌认证的成品,特别是展厅内摆设的成品展开检查。对检查发现有 “白边”的红木家具半成品一律暂扣,集中整改;对存在严重“白边”的红木家具半成品一律收缴并集中销毁。而被央视曝光的所有红木家具企业都已被停业整改。据悉,除停业整改的企业之外,通过政府检查的红木家具企业也同样处于“停业”状态,这段时间消费者都已经不敢再到仙游购买红木家具了。
各地媒体在近期也相继对当地红木家具市场展开明察暗访,并接连曝光北京、广州、厦门等各大红木家具均存在用白皮掺假的情况,知情人士还透露“这样的掺假现象很普遍”。同时,广州日报记者在对广州红木家具市场进行暗访时发现,此次被央视曝光的部分红木家具品牌竟然还有出售,而销售人员对记者的推荐、导购与平时并无异。
当然,也有部分福建红木家具企业对记者表示对目前福建红木家具市场这种“冰冻”情况并不是很担心,“因为这样的审查更能证明他们的产品质量,这种‘冰冻期’只是暂时的”。
事件解析——掺白皮谋暴利是红木行业“潜规则”
《国家红木标准》将红木定义为“紫檀属、黄檀属、柿属、崖豆属及铁刀木属树种的心材”。而白皮是包裹在红木“心材”之外的部分,称为 “边材”,并不在红木的定义范围内。白皮比红木密度小、抗压力低,其中由富含营养成分,容易被虫子蛀蚀。使用这样的材质制作红木家具,不仅会影响家具的美感,还将影响家具的牢固性和使用寿命。
按照福建省的古典工艺家具地方标准,白皮是被允许用在红木家具中的,但其使用率不能超过单块材料的十分之一。十分之一的标准指的是单块材料,而不是指整件红木家具的面积,而且边材不能出现在正常目视范围内,也不能出现在凳腿等受力的材料中,只能是在是在红木家具的侧板或底板等部位。“技术指标要求其他部位在零件上,边材的面积含量不超过该零件的十分之一,主要功能是出于不浪费红木资源的考虑。”当地政府表示,由于红木资源的稀缺性,如果全部按照红木的材料来制作,一些原本还可利用的红木可能白白浪费。规定中明确指出,企业使用边材制作红木家具,在销售时必须要明确告知消费者,但此次被央视曝光的企业都没有做到这一点。
以红酸枝为例,目前市场价格在每吨五六万元之间,而白皮的价格一吨只要七八百元,价格相差五六十倍,某红木家具老板称“切掉白皮就等于扔掉大把钞票”,因此红木家具行业长期以来已把在“掺白皮”当成了行业的“潜规则”。在央视曝光白皮家具之后,有商家明目张当篡改《国标》,对消费者谎称红木家具是允许带白皮的。另外有商家还宣称白边材和心材“都是同一棵树上的,能说不是红木吗”,这不等于让消费者“吃甘蔗吞甘蔗渣”嘛。
消费呼吁——红木家具市场亟需“每周质量报告”
从七月份连天红的“海报门”到十一月份的“暴跌门”,再到十二月份的“白皮门”,中国红木家具行业在今年下半年风波不断,最终让仙游红木家具生产基地大规模停业整改,红木家具市场反常地在十二月份经历“寒流”。
红木古典家具市场一直让消费者觉得“水太深”,这不得不首先归咎于我国红木古典家具行业“无法可依”。虽然此前红木家具行业内部也自发的讨论出了一些“行规”,但这些“行规”毕竟不具有法律效应,而行业的自律性不够,也没有一个专门的政府机构来对行业进行监督管理,消费者受骗上当只能自认倒霉。此外,对红木家具的鉴定也很粗糙,只能鉴定到“属”,而无法鉴定到“种”,也为红木家具市场的以次充好大开方便之门。
业内人士称,“是到了红木家具行业全面整改的时候了”。此次的事件连带让红木家具整个行业面临信任危机,这种现象再不遏制,必将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媒体导购——如何辨别红木家具有无掺白皮
方法一:看颜色。红木制品未油漆前,呈棕色、紫红、紫 黑、黑色。白皮颜色则很淡,接近白色。
方法二:看外观及花纹。红木外观不很规则,多为曲折、粗细不匀,花纹以黑色年轮居多,辨别时,主要依据为是否有黑色花纹。如果是名贵红木,加工一般不可能用黑红等深色打底,通常是经仔细整理磨光后,用生漆直接油漆,让花纹充分显露出来,以保持欣赏价值。如果成品颜色为黑沉或看不出花纹的,一般可确定为非红木,或掺有白皮。消费者可在强光下观察辨别。
方法三:购买裸色的红木家具。购买红木家具,可要求店家拿来砂纸将红木家具的漆去掉,当一件裸色的红木家具展示出来时,有没掺假一看便知。顾客还可以将红木家具运回家里,请木工打蜡,上漆,这种方法很土,但全程都在顾客监督之下。
方法四:购买时请专家指导。白皮一般都在边角等较为隐蔽的地方,一般消费者肉眼难以察觉,因此在购买时不妨带上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人,即使是上了漆还是可以看出来。(来源:中国古典家具网 本网记者小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