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行业黄金媒体

热门搜索:鲁班木艺国祥红木兴成阅见戴为红木

您的位置:品牌红木网 >> 资讯中心 >> 红木行业新闻 >> 正文
买卖红木都是一项风险活
2010/11/20 | 来源:中网资讯
[摘要]就像一朵“带刺的玫瑰”,看起来很美很赚的红木行业,对于厂商和消费者来说,都是高风险的投资,要从中获利是一项技术活。

2008年,红木市场跟随股市一起,跌落金融危机的低谷。但转眼不到两年的时间,红木市场迅速恢复元气,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快步迈向2007年般的风光岁月。然而,就像一朵“带刺的玫瑰”,看起来很美很赚的红木行业,对于厂商和消费者来说,都是高风险的投资,要从中获利是一项技术活。

  市场现状

  越南黄花梨:远超2007年巅峰价

  对于2007年的市场高点,很多红木商家都会乐此不疲地一再回味。然而从目前的不断上扬的红木市场看来,当年火爆的盛况并不遥远。

  尚雅红木总经理郑宝军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记者举了个例子:2007年3月份时,越南黄花梨的价格是8万元/吨,到了2007年7月,这个数字涨至45万元/吨的高位。随后金融危机来袭,红木市场暴跌,但越黄于2009年迅速恢复到30万元/吨。今年以来越黄的市场价更是一路看涨,3月份,越南黄花梨的价格已经恢复到43万元/吨,于是郑宝军出手几顿原材料。没想到11月,越黄的价格一路飙到110万元/吨,远超2007年的巅峰价。就连这位在红木界有二十多年的老行家都大叹“看不懂市场”。

  虽然游资炒作的声音不绝于耳,但常年在外“开源”,熟悉原料市场的郑宝军表示,资源的匮乏才是最根本的原因。在海南黄花梨被开采枯竭之后,红木商们转而“围堵”越南黄花梨,引爆新一轮开采热潮。随着资源被争夺殆尽,加上越南政府对于物料出口的限制更加严格,事实上“越南黄花梨也基本没有了”。在华韵万福的店里,经理陈秀文指着一套深色和一套浅色的越黄家具说,“深色是2007年的料,浅色是2009年的料”,质量上乘、树龄较老的物料都被逐渐开采完,再开采的品质也越来越不如前。就连原本不被重视的树根、边角料,都能卖上一个好价钱。有更甚者更是会去到越南的深山或乡下,去当地人的家里收购红木做成的农具、门槛、柜子等,这些都是仅有的好料子。

  投资热点

  大红酸枝:都说它是潜力股

  资源枯竭迫使海南黄花梨、小叶紫檀、越南黄花梨等顶级红木的价格都居高不下,但所幸的是,除了市场稀有的海南黄花梨,小叶紫檀、越南黄花梨的价格在这几个月来都比较稳定。“这几个月以来,大红酸枝以上的木材基本涨停。”连天红高德美居店的店长谭琳娜、郑宝军先后告诉记者,目前价格涨得最快的是大红酸枝。郑宝军表示,一套在尚雅红木内,一套明式皇宫椅在2003年的价钱只需几千元,现在涨到二十几万元。而据连天红提供的报价单看,今年一月份239元/斤,到十一月的报价是389元/斤,大红酸枝一年不到的时间涨了6成。陈秀文在上半年的时候,还想着酸枝的市场可以再做5年,眼看市场动荡如此,陈秀文只得感慨:“两三年后会是怎样的市场还没办法预料。”更有媒体预言5年内大红酸枝的价格将赶超风靡一时的小叶紫檀。

  市场如此热捧,大红酸枝因何得宠?大红酸枝学名交趾黄檀,在明清时代,与小叶紫檀、黄花梨一起并称宫廷专用的“三大贡木”。相比而言,大红酸枝家具在故宫里的数量和被重视的程度远不如小叶紫檀、黄花梨来得多,其价值和地位也不如这两者。但在南方地区,特别是广式家具,大红酸枝被大量使用,深受民间资本家喜爱。因此大红酸枝在红木界的地位仅次于黄花梨、紫檀。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人重新重视大红酸枝,并且随着海黄、越黄、小叶紫檀资源的渐渐枯竭,对大红酸枝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深入找料前线的郑宝军透露,上佳的老挝红酸枝数量也越来越少,很多商家只能往靠近老挝的地方寻找红酸枝。资源有限,但市场需求却日益增加,大红酸枝未来也将“钱途”无量。

  看起来很赚:但,卖或不卖,都是问题!

  卖不卖店里的红木家具,是最近让陈秀文很头痛的一个问题。作为一种具有收藏价值的特殊的家具品类,也作为一种稀缺资源,红木一直被认为是稳赚升值的行业,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看起来很赚的红木一路上涨,对于商家来说,担忧大过于欢喜。

  一般来说,做红木生意其实关键不在于终端销售,而在于开源环节,即木头的买卖。有了木头,才有后期的家具生产,木头的买卖最能够体现市场的风向和价格浮动。虽然目前木头价格涨得厉害,但相对而言,终端市场上红木家具的价格变化却是滞后的。由于红木没有固定的价格体系,家具几时能升价、升多少便成了商家头痛的问题。如果升价太快,则怕短期没有销售收入,无法维持店面的日常经营;如果不升价,那就意味着赤裸裸地赔钱。

  此话怎讲?陈秀文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一套红木家具成本20000元,售价25000元,那就是说利润是5000元。但如果卖掉家具时,成本涨到了26000元,那就意味着商家得倒贴1000元进去。商家在市场上赚得的资本往往用于再次投资(除非只是想捞一笔就走人),一旦物料价格的涨幅超过利润空间,资金链就会断裂,商家就必须面临破产倒闭的问题。去年以来有不少红木商家相继倒闭,可见没有足够的财力和实力是无法抵抗价格飞涨的高风险。

  另外,做红木不仅需要实力规模,在一线找料还需要相当的人事渠道。例如由于政策看严,从越南进口红木越来越困难,不少商家会选择从当地卖家的渠道入货。如果不是当场看料当场要货,而是预定物料,跟卖家不熟的话很可能到手的只是一堆没用的柴火。同时,如果没有火眼金睛的鉴别能力,很容易买到品质差甚至假的木料。因此,红木行业虽然表面风光,但其背后隐藏有多少辛酸血泪却少人知道。

  升值空间大:但,是炒作?还是真实价值?

  红木的价格变化对于商家来说已是难以捉摸,对于消费者来说,更是一头雾水。虽然作为稀缺资源,红木肯定是具有较高收藏价值,像大红酸枝等木种未来也会有较大的空间,但是价格去到多少才是合理,这一点很难有个定论。

  小叶紫檀价格波动就是最好的例子。2001年印度小叶紫檀的价格只是几万元/吨,2006年小叶紫檀大举进入国内市场后,价格一路高歌,到2007年价格最高时甚至上百万。金融危机后,小叶紫檀便大幅跳水,2008年2月上乘的紫檀物料也仅需40万元/吨。今年以来在经历了缓慢的上涨以后,小叶紫檀的价格也保持稳定,以连天红的数据看,从7月至今,小叶紫檀成品家具的价格一直保持在1399元/斤。有小叶紫檀的例子在先,红木何时会涨,怎样的价格才算是理性的,对于商家和消费者来说都是难以估计的。

  除了价格是否实在之外,辨别红木的真假好坏也是一项十足的技术活。虽然红木名贵,但市场上的红木家具都没有相关部门给与的认证保证,最多只是店内自身的说明书。记者逛了城内的几家红木店,对于大红酸枝与黄花梨该如何辨别,每个店都会告诉你不用的方法,但如果交由自己去判断,一时间也无法下定论。罗马并非一日建成,红木鉴别能力也并未一时便能掌握。郑宝军透露曾经在北京参展时,就连资深红木专教授都难以用肉眼辨别出相近的木种,更何况是普通的消费者。

  TIPS

  好木料辨别小技巧

  1.上乘的红木一般都是保留原本的木色,并未作过多的加工。很多好的木料都是直接打磨,或者打磨上蜡,名贵的木料较少上漆。

  2.好的木料商家一般都会精雕细琢。因此从雕刻技艺看来,雕刻越细致、形象越逼真、做工越精细的红木家具,往往其质量是更好的。

  3.好的家具会用一块料子去做,例如桌子,可以看看背面的纹理与正面的纹理、颜色是否一致。

标签:

相关推荐

/ focus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