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行业黄金媒体

热门搜索:东遇家居友联·为家地天泰国风喜迎红红木

您的位置:品牌红木网 >> 资讯中心 >> 红木行业新闻 >> 正文
《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遭遇执行难
2013/08/26 | 来源:北京日报
[摘要]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尽管红木家具产品质量明示卡被认为能有效保护消费者权益,但商家执行并不积极,《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执行遭遇尴尬。

《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以下简称《条件》)于2月1日起强制执行,其中规定红木家具厂商在出售红木产品时,需保证“一书一卡一证”,即红木家具产品使用说明书、红木家具产品质量明示卡和产品合格证,否则将被禁止销售。

然而,《条件》强制执行已经半年多,记者近日走访却发现,尽管红木家具产品质量明示卡(以下简称明示卡)被认为能有效保护消费者权益,但商家执行并不积极,市场上大半的红木家具经销店铺内依旧难寻家具“身份证”,不少经销商因害怕家具材质出现问题,更是利用国标上的漏洞在材质说明上玩起了“文字游戏”,《条件》执行遭遇尴尬。

市场探访

众多家具没有“明示卡”

根据《条件》规定,红木家具厂家和销售商在出售红木家具时必须配备红木家具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质量明示卡和产品合格证,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明示卡。

明示卡如同红木家具的“身份证”,要求至少注明产品执行标准、产品分类、产品名称、产品型号规格与生产日期、产品适用范围、产品主要用材、产品涂饰工艺、产品装饰工艺等产品信息。如产品与明示卡标注信息不符,消费者可诉诸法律。

然而,《条件》已经执行这么久,许多经销商仍没有落实。虽然红木家具销售区内,大部分销售商都或多或少在家具上立了些“明示牌”,但这些“明示牌”却与《条件》要求的明示卡还有不小的差距。在一家红木家具销售店内,记者看到每个红木家具上都摆放着一个类似桌签的明示卡,上面注明家具的产地、主要木材种类、价格、生产日期等,但规格、适用范围、涂饰工艺、装饰工艺等诸多信息却没有提及。

另外,有些家具品牌仍没有“明示卡”。在记者的采访中,有的销售店店员表示正在办理中,如果购买可以同家具一起送到家里;有的红木销售商店则表示根本不知道有“一书一卡一证”。有的直接说“没有”,有的则表示“放财务了”、“在厂家”……

受阻原因

为获额外之利不愿明示

一张明示卡为何执行这么难,不少经销商也给出了自己的原因。

“有没有明示卡,我的生意没差别。”一位红木家具销售商表示,贴不贴明示卡并无大碍,而且购买红木家具的大部分人都是行家,明示卡的作用不大。

还有一些经销商表示,明示卡在操作过程中有漏洞,所以“有与没有没什么差别”。据他介绍,红木有5属8类33种树材,仅红酸枝就有交趾黄檀(大红酸枝)、巴西黄檀和红酸枝等7个树种。一些树种在色泽、纹理上非常接近,非专业人士难以判断。卢氏黑黄檀行价每吨在30万元左右,而东非黑黄檀和巴西黑黄檀每吨只有6000元左右,明示卡上如果只写红酸枝,企业并不违规,而消费者却根本无从分别。

然而这些理由不能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其实商家不愿出具明示卡还是怕承担风险。”一位在红木家具领域干了近40年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眼下国内红木家具货源鱼目混珠,广东中山、浙江东阳、福建仙游等地,每地大大小小的红木家具生产厂家都有成百上千个,为了保留一些“灰色”的额外之利,这些小厂家大多数都不愿明示“一书一卡一证”,使得从这些渠道进货的经销商也做不到国标要求。

红木名称繁多,有时候名称上的一字之差,价格有天壤之别。而这一直是家具企业谋取利润的重要关窍。如果实打实地写在“明示卡”上,利润肯定要下降;但如果不实写,“明示卡”就将成为消费者维权证据,商家“左右为难”因而不愿执行《条件》。

专家观点

《条件》应执行到位

“《条件》确实存在一定的漏洞,但对红木家具市场也有明显的规范作用。”中国家具协会红木专业分会主任招寿田表示,从专业角度分析,由于红木家具门类十分广泛,不同门类之间价格悬殊,仅通过明示卡帮助消费者一目了然十分困难。同时,目前明示卡所标示的产品信息又无法真正为普通消费者所理解,确实存在漏洞。

但他也同时表示,《条件》的出台,对整个红木家具行业起到了规范的作用,可以使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做到“心知肚明”,对以往利用材料差别以次充好的现象给予了一定遏制,提高了厂家经销商的违规成本。

作为《条件》起草人之一的曹新民也表示,从目前情况看,其贯彻和实施难度不小,除了行业本身需要提高对标准的认知和贯彻外,政府相关部门也要加大执法力度,进行督促和引导。(陶秋芳∕编辑)

标签:

相关推荐

/ focus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