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13 |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摘要]《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颁布之后,红木家具价格持续普涨,引发商家纷纷囤货。
一个月间,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未来路的颜氏古典家具有限公司进了三四批货——新做的小叶紫檀打禅椅、金丝楠木的明式圈椅、大红酸枝的几个茶桌套……原料受限,管控变严,记者走访多家红木专业卖场和家居市场发现,红木家具价格持续普涨,以大红酸枝为例,价格普遍上涨45%-50%。
颜氏古典家具董事长颜顽梗的想法很有代表性:受近期红酸枝木材价格明显上涨影响,成品红木价格随之上涨,卖与不卖都得先多囤货再说。
上月,《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将我国《红木》国家标准(GB/T18107-2000)所列的33种红木树种中的7种列入管制物种。公约颁布之后,商家就开始囤货了。
市场:替代木种渐走俏?
年年红红木家具总经理宋卫国、名艺名居古典家具总经理逯景卫等表示,一些替代性的木种前段时间在市场出现,它们多是外形和花纹极其相似,但有些根本连红木都不算。此外,一些现代风格的花梨木家具,因原料充足、做工“取巧”且价格上相对有优势,市场表现反而走好。
不过专家透露,一分价钱一分货,做工和原料是最大成本,有些上了厚漆的家具,即使是专家也很难辨识基材。拿花梨木举例,采取的心材和工艺不同,价格差距很大。河南郑州市场的一家知名品牌,同样标着花梨木的一桌六椅餐厅家居卖到12万元,并且没有折扣。一些欧式品牌的产品标价区间在6万-20万是常见的。
木材商:销售一空致关门停业
在福建省仙游县榜头镇红木一条街的多家木材商店,商铺内的红酸枝木料已经销售一空,有些店铺甚至关门停业。
近期红酸枝价格波动大,这让很多木材商感觉是在坐“过山车”。业内人士称,最近红酸枝原料价格上涨45%-50%,原料的大幅涨价令人半喜半忧。可喜的是,货源短缺使得近期红酸枝不仅价格在上涨,而且销量也十分可观,已经供不应求。令人担忧的是,如果红酸枝原料价格持续上涨,对市场的影响会更加深入,自己的生意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寻找价格合理的原材料和货源成了店里当务之急。另外,也怕一些厂商投机取巧,利用其他木料冒充红木,或者在做成品家具时用小料拼补,影响家具本身的收藏价值和实用价值,这对整体的红木市场都不是一件好事。
生产商:原材料受限急需转型
公约的实施使今后的红木原材料交易变得比较困难,而我国的传统古典红木家具生产大多以老挝大红酸枝为原料进行加工,如今原材料受限,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红木家具生产很可能无米下锅。
源头开启的市场持续波动也引发了福建仙游的红木家具生产厂商关于产业转型的思考。一些中小型企业都在做长远规划,考虑整个市场是否要寻找新木材代替,而可替代的新木材,不仅要对之进行材料、工艺的研究和适应,还要考虑消费者是否能够接受。
终端:销售“井喷”未带来丰厚利润
记者还了解到,近期红木家具销售市场升温,呈现出短期“井喷”现象,交易额相比往常上涨了40%-50%。
对于零售终端而言,这次由产业最上游推动的涨价,也让他们左右为难,所以利润并无多大变化。受到原材料进口管控的影响,很多人担心红酸枝类家具价格继续上涨,因而市场出现短期井喷现象;但从长远角度看,涨价风潮若是持续下去不利于整个市场的良性发展,尤其是对一些中层消费群体而言,逐渐攀高的市场价格将扼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买家:追涨较少,观望更多
红木家具既保值增值,又环保耐用,尽管贵一点,但未来前景看好,可以说消费和投资两不误。不过在当前市场形势并不确定的背景下,追涨进行投资的消费者较少,更多的消费者对红木家具保持持续关注并带有浓厚的观望情绪。
不过,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尽管今年家具市场总体的行情依然走淡,红木家具的客户关注度也有一定程度下滑,到客率也有所下降,但从成交的情况看还算稳定。“毕竟红木家具的购买群体,年龄多在30岁以上,在经济方面有一定的保障,可以说是较为稳定的人群,因此,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小。”对于行业远景,有业内人士担忧:“五年后估计我们得说自己是硬木家具,十年后我们可能做实木家具,再过二十年可能我们可以提前下岗或退休了,因为那时已经没有适合传统工艺制作家具的木材了,我们的传统手工艺将被尘封,二十年前的那些成品红木家具已然成了半个古董。人还在,东西已经没的做了,今天的波动很可能酿成未来红木从业者无解的悲哀!”(梁晓珩∕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