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行业黄金媒体

热门搜索:华行红木旭东红木万家宜红木古森红木

您的位置:品牌红木网 >> 资讯中心 >> 红木行业评论 >> 正文
家具消费市场浮躁,消费者应更理性消费
2011/07/27 | 来源:中国古典家具网
[摘要]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对“达芬奇”家具涉嫌造假欺诈事件的曝光,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家具行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使舆论一片哗然。那么,消费者到底在这次事件中看到了什么?国内家具消费市场还存在哪些问题?消费市场又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对“达芬奇”家具涉嫌造假欺诈事件的曝光,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家具行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使舆论一片哗然。很显然,“达芬奇”事件对国内的高档家具消费市场带了来不小的冲击。那么,消费者到底在这次事件中看到了什么?国内家具消费市场还存在哪些问题?消费市场又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众人皆为关注。

理性消费,国产家具品牌潜力无限

“达芬奇”一件普通家具也要几十万,有些甚至达到上千万,如此昂贵,在国内却不乏钟爱者。追其原因,不难发现很多消费者对国产品牌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对产品的品质也不信任。“达芬奇”家具作假事件,则恰恰佐证了这样一个观点:中国本土品牌的产品品质和设计等各方面目前都已有了一个巨大的转变和提升,完全不亚于洋品牌。国内消费者应该重新认识民族品牌,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洋品牌”。

当然,很多消费者们除了对企业的欺骗行为表示愤怒和失望外,也开始反思,并对“洋品牌”产生了新的认知。据业内专家分析:在推崇“名牌”、“高价位”的心态背后,其实是理性消费的缺失和价值观的错位。所以,消费者在指责企业的造假行为时,更应该留一些责任给自己,学会理性的看待国产家具品牌与洋品牌的优劣,正确的选择品牌。例如红木家具,选用紫檀、花梨木、红酸枝等名贵材料,倾注了工艺大师们的心血,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其无论是风格款式、艺术价值及市场价值、收藏价值等远超许多洋家具。

规范市场,消费空间或将不断扩大

实际上,“洋品牌”之所以要在消费市场上造假,并在国内高端市场占领一定的份额,除了因为市场监督部门不严之外,其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它抓住了国内消费者不成熟的消费心理。消费者对洋品牌的盲目认可,让“达芬奇”现象在家具行业大行其道。再加上去年红木行业发生的“白皮门”事件,这些都就足以暴露出整个家具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政府监管不足、企业不自律、品牌不突出、行业鱼龙混杂、造假手段层出不穷,这些已经成为业内不得不正视的重大问题。业内专家认为,要使高端市场消费市场扩大,市场就必须规范起来。

家具市场近年来变化巨大,国民经济水平逐渐增长,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强,在购买家具时也更加注重品牌的附加价值,追求绿色低碳消费,这也就预示着当市场不断规范,同属高端品的红木家具行业或将会有巨大的消费空间。

多方合力,引领品牌消费时代

在消费者心中,品牌是符号,产品有品牌总是比没有品牌的好,大品牌总比小品牌好,而品牌的质量也就应该是最好的,但“达芬奇”事件却颠覆了消费者一贯以来对洋品牌的盲目信任。此外,消费者无法做到对其消费产品样样精通,因此大部分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较多地依赖品牌,而在监管缺位的市场环境下,这种消费心理恰恰成为了企业的可乘之机。因此,要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品牌消费意识和消费心态,工商部门、质量监督部门、消费者协会等职能部门就应当合力,主动担负起应有的职责,建立和完善制度性的监管体系;企业则应不断自律,以诚信为本,以品质为生命,打造出真正的民族品牌。

同时,消费者自身也应转变不成熟的消费观念,不再只是视奢侈品为身份和财富的象征,而是更趋向于一些真正的、具有独特内涵的民族品牌,更加重视品牌的品质,更加理性的去消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家具市场的消费行为已不再只是追求物质消费,而是开始追求精神消费,从满足基本的自下而上的需求,扩展到全面的发展转变。因此,在未来的家具消费中,人们也将会更加注重品牌及品牌消费。(来源:中国古典家具网  本网记者 JunJun) 

标签:

相关推荐

/ focus article